接下來,還有什麼利好?
原創 劉曉博
繼北京之後,上海昨天出臺了樓市新政。
對於上海的新政,我在昨天公衆號“劉曉博說樓市”做了點評,也談及了以萬科爲代表的地產股的強勢反彈。
很多讀者關心的是:在年底之前,樓市還有哪些利好出臺,會不會有超級大招。
目前在外地出差,時間比較緊張,我直接給出預判:
在年底之前,應該沒有專門針對樓市的超級大招了。在這方面,大家不能奢望了。
什麼才能算得上超級大招?目前這個階段,我能想到的只有兩個:
一是官宣大幅減少賣地,甚至讓一批人口停止增長的三四線城市停止賣地3到5年。
二是成立一個3萬億元起跳的房地產穩定基金,用來收儲開發商手中閒置的土地、過剩的房屋。
停止賣地,或者承諾未來幾年大幅減少賣地,這個難度極大。雖然可以通過增發地方債來支撐一段時間,但撐不了太久。
事實上,疫情之後很多中小城市賣地並沒有明顯減少,拿地的也大多不是房企,而是地方融資平臺。這其實就是地方上變相給融資。
如果連這個都停下來,地方穩增長、保運轉的資金會緊缺,對經濟產生緊縮效應。
至於成立3萬億或者5萬億的房地產穩定基金,也有專家建議過,但這會進一步加大國債、地方債的規模,迅速提高政府槓桿率,也不會輕易出臺。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也限制了出臺超級大招的可能性,這就是股市回暖了。
如果說當前A股進入了牛市,反對的人應該很少了。8月25日,滬深股票日成交金額突破了3萬億元,爲歷史第二高;最高紀錄是去年10月8日創出的3.48萬億。
但去年10月8日上證指數是一根光頭大陰線,3.48萬億是主力瘋狂出逃製造出來的。最近成交額不斷創新高,是在指數持續上攻中走出來的。
在當前市場氛圍下,4000點已經不是問題。越來越的增量資金進入市場,行情將持續一段時間。
股市好了,有了賺錢效應,悲觀的預期就會降低。這其實就是樓市的大利好。
短期看,股市走牛會分流樓市的資金。但從中長期看,股市和樓市是共命運的。股市走強,最終會帶動樓市走強。
在這種時候,爲樓市出臺超級大利好的必要性降低了。更何況,那些大利好出臺難度本身就很高。
會不會有中等利好?
當然會!
首先是降息。北京時間9月18日凌晨,美聯儲大概率會啓動新一輪降息,幅度應該是25個基點。
中國9月LPR公佈的時間是9月22日早上9點,降息10到15個基點的概率比較大。這個時候降息,有利於國慶黃金週賣房子。所以我認爲,LPR應該不會拖延到10月再降息。
如果美聯儲在年底前降息2次,那麼明年春節之前中國LPR或許還會再降息一次。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則有望在明年5月前後再次降息。
這期間央行還可能降準。
降準和降息,對樓市的利好作用都不算小。雖然每次步子不算大,但作用是不斷累積的。
未來幾天,深圳很有可能出臺住房新政,進一步鬆綁核心區的限購。
樓市回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每個城市、每個片區時間點可能都不一樣。一線城市核心區配套好的盤,將率先企穩、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