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設計登場!桃園舊城翻新迎戰2026設計展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趙家麟說明人本街區理念。(都發局提供)

桃園市都發局致力推動舊城再生,首度嘗試「街頭戰術都市設計」,選在中壢大同商區和中平商圈之間三角路段試辦試圍計劃,以交通錐圍出人行道拓寬後的空間,獲得正面迴響,爲市府打了強心針,今年將優先施工大同新生路口的人本環境,明年串聯到中正公園至中原文創園區節點,助陣2026臺灣設計展。

都發局指出,國內透過戰術都市設計手法進行街道改造的案例不多,桃市府引用國外都市設計擾動作法「街頭戰術都市設計」,重新調整街道空間,讓街道使用更具效率且更具活力,第一階段「試圍計劃」以市集活動,邀請民衆參與,模擬街區人行環境拓寬後的環境空間。

現場市集活動。(都發局提供)

從中山路往大同、新生路三角視角現況。(都發局提供)

中山路往大同、新生路改善後模擬。(都發局提供)

大同路和新生路街角現況。(都發局提供)

大同路和新生路街角廣場改造模擬。(都發局提供)

大同路和新生路街區模擬。(都發局提供)

都發局指出,趁週六逛街人潮多時,首次選在中壢市區大膽嘗試,大同路、新生路以交通錐試圍出的人行空間雖只有約100公尺長,但這個節點在大同商區和中平商圈之間,三角路段具打造爲潛力休憩空間的條件,該點也在「2026臺灣設計展」規畫的參訪動線上。

都發局與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合作,模擬新生路和大同路口作爲市民街角廣場,在不影響送貨、救災車輛的通行設計,擴大廣場周邊的人行空間約3公尺,讓民衆體驗以人爲優先,道路行走的感覺,以及新增的街角廣場商業空間的氛圍,廣場預想可以作爲露天咖啡座、街頭表演空間。

都發局特別感謝在地中建裡、興南里辦公室全力投入幫忙,從前期居民溝通,街區志工號召,里長帶領志工全力投入,桃園市人本交通推動協會、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也給予正面迴響,肯定市府投入人本環境的推動。

都發局表示,試圍計劃收到的意見將納入實質工程的設計規畫,配合「2026臺灣設計展」,今年會優先施工大同新生路口的人本環境,明年會與文化局、工務局合作,展開中壢復興路沿線串聯中正公園到中原文創園區的城市節點改善,打造中壢舊城區人本美學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