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助鄭麗文扮好「桶箍」 黨秘書長他回鍋機會高

2025年10月9日澎湖縣/鄭麗文團隊9日澎湖拜票,李乾龍(中)代表現身。左爲澎湖縣黨部主委陳雙全、右爲國民黨澎湖縣議會黨團書記長許國政。(許逸民攝)

國民黨主席前立法委員鄭麗文與前臺北市長郝龍斌之間的「兩強對決」,最後由鄭麗文勝出。然而眼前即將面對的除了黨部人事,明年的縣市長選舉提名,以及與民衆黨如何分進合擊都迫在眉睫,而關鍵的第一步黨秘書長的安排,一般預料由熟悉黨務、身段柔軟的李乾龍回鍋的機會不小,才能幫助新任主席扮演好「桶箍」的角色。

鄭麗文接任黨主席之後,率領「獅羣」和民進黨對抗的態勢,已然成形。但出身綠營的鄭麗文是非典型的國民黨員,只有兩屆不分區立委的資歷確實顯得蒼白,因此一來沒有班底,二來在黨內沒輩分也沒人情,在論資排輩的大宅門內不見得耍得開;選戰過程幾乎都延攬前黨主席洪秀柱的班底,洪系人馬也會將洪、鄭兩位女黨魁相比,憂心會如果溝通渠道不能暢通,會不會歷史重演,出現令不出黨中央的情況,甚至像洪秀柱到後期與黨團形同水火。

這場選舉黨內頭人、派系要角幾乎都站隊郝龍斌,大罷免坐實黨內的基層組織鬆動,如何強化、穩固基層組織以及整合內部山頭是重要挑戰。因此,未來能否集體領導,讓縣市首長進入決策核心是一種模式,否則黨的政策,包括改革理念恐怕不易落實。此外,與立法院黨團的聯結也應該加強,才能讓民意與黨意能夠充分結合。

雖然不能把選舉希望寄託在藍白合之上,但是不論立法院攻防或是地方選舉,藍白不合甚或分裂會是兩害卻是確定的,眼前的2026選舉即是2028的試金石;鄭麗文對此曾表示,地方市議員人選要尊重地方黨部,縣市長人選除現任優先外,就要採取初選機制產生人選。但這方式候選人是否願意買單,是否所有縣市長都用初選?包括新北和臺中。

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面對諸多考驗,鄭麗文的第一步必須先組建黨務團隊,而關鍵的秘書長一職應考量與主席具高度互補,而黨內人士預判,挺鄭不遺餘力的李乾龍因爲身段柔軟、行事圓融且熟悉黨務,與地方派系和黨內大老也有情誼,加上具有募款能力,被視爲最有可能的秘書長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