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極右政黨ANO贏得國會大選 可能影響對烏克蘭的支持
捷克國會大選,ANO黨贏得最強席次,最有機會組閣。(圖/美聯社)
星期六,捷克億萬富翁巴比斯 (Andrej Babis) 領導的 ANO 黨,在國議會選舉中大獲全勝,巴比斯是川普的支持者,而ANO黨是歐洲民粹主義、反移民陣營的代表,他們也多次聲稱要減少對烏克蘭支持。
ANO是「是的黨」,前身叫「不滿公民行動聯盟」,捷克計票統計局稱, ANO 以 34.7% 的得票率領先羣雄,現在的執政聯盟Spolu 以 23.2% 的得票率位居第二。
CNN報導,巴比斯興高采烈地告訴支持者,ANO 將尋求組成一黨制內閣,但將與兩個小黨派(包括極右翼的 SPD)進行談判,以獲得支持,因爲他的政黨還無法獲得絕對多數。
爲了穩定民心,他否認在外交路線上會有太大的改變,他說:「我們想要拯救歐洲……我們顯然支持歐洲和北約。」
ANO 即將取代現任總理彼得·菲亞拉(Petr Fiala)領導的中右翼內閣。菲亞拉向巴比什表示祝賀,並承認敗選。
在競選期間,ANO承諾加快經濟成長、提高薪資和退休金,並降低稅收,爲學生和年輕家庭提供稅收優惠。
這些承諾將耗資數十億歐元,結束緊縮政策,並考驗捷克人的節儉心態,引起了許多捷克人的共鳴,近年來,隨着捷克應對飆升的通貨膨脹,他們的實際收入大幅下降。
捷克總統帕維爾(Petr Pavel)將任命下一任總理,預計他將於週日開始與各黨派領導人進行會談。然而,巴比斯要成爲總理,必須克服一些障礙,比如他現在有着捷克化學和食品帝國,如果要擔任總理,那就會面臨「利益衝突法」。
巴比斯反對歐盟綠色政策,他表示將與其他的同樣反對綠色政策的「汽車黨」以及反歐盟、反北約的自由直接民主黨(SPD)進行對話。
總體而言,在部分選舉結果中,極端親俄政黨的表現比預期要差,SPD支持率僅 7.8%,而以共產黨爲基礎建立的極左翼政黨「受夠了」( Stacilo!)支持率低於 5% 的議會門檻,1席都沒有。
巴比斯曾在2017年至2021年期間領導中左翼內閣,他曾希望加入歐元區,但後來卻成爲一名歐元懷疑論者,很快就成爲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並學習川普的做法,喊出「讓捷克再次偉大」口號,也製作「強大的捷克」棒球帽。
對歐盟來說,巴比斯可能是個麻煩,他可能成爲匈牙利領導歐爾班(Viktor Orbán,)的政治盟友,挑戰歐洲政策的主流方向。
他雖然拒絕了反北約SPD提出的「就烏克蘭退出歐盟和北約舉行全民公投」,但表示將終止「捷克倡議」,該倡議是募集世界各地資金,爲烏克蘭購買了數百萬發砲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