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交安教育!福星公園斥資11億改造 李四川盼人本觀念從小紮根
臺北市福星公園交通教學區及地下停車場今天啓用,園區結合1比1真實比例道路環境與互動式教學設計,讓親子在遊戲中學習交安知識,讓公園兼具教育與休憩功能。記者洪子凱/攝影
歷經4年工程,臺北市福星公園交通教學區及地下停車場今天啓用,副市長李四川出席開幕典禮表示,園區結合1比1真實比例道路環境與互動式教學設計,讓親子在遊戲中學習交安知識,更希望提升學童交通安全意識,更促進家庭共學與社區連結,讓公園兼具教育與休憩功能,交通安全從社區開始。
該園區在2021年動工,斥資逾11億,打造真實比例路口號誌、人行道等道路環境,並結合欣欣客運捐贈巴士,設計視野死角與內輪差、自行車人行道安全等5大互動式教學關卡,推動城市交通文化向下紮根,李四川今出席開幕活動表示,社會觀念從車本交通轉化爲人本交通。
李回憶,30年前他在臺北市的工作是蓋天橋、地下道,沒想到30年回來後工作變成拆天橋、地下道,「這30、40年一切歸零」現在會走天橋剩下小學、國中生,但現在幾乎路口都有斑馬線,大家就會重新思考天橋存在意義,這就是社會的演進和進步。打造這座公園更希望讓新的交通概念從課本走進社區,從生活上學習。
除公園外,地下設有425席小型車停車位、5席大型重型機車及50席一般機車車位,今天起開放免費停車,12月1日凌晨0時開始收費,汽車及重機每小時40元、機車每小時10元。
除公園外,地下設有425席小型車停車位、5席大型重型機車及50席一般機車車位,今天起開放免費停車,12月1日凌晨0時開始收費。記者洪子凱/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