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非賴系 維護民主路線
(圖/本報系資料照)
「反綠共、戰獨裁」活動的人潮突破25萬,聚集了各類不滿賴政府的團體和聲音,給予執政者很大警訊。然而賴總統仍迴應「可以上街遊行,就證明臺灣沒有戒嚴,不是獨裁國家」,這也凸顯臺灣正在戒嚴與戰爭邊緣!賴清德一面批評戒嚴時代的國民黨白色恐怖,一面又以國安爲由進行言論與行動自由的限制,巧換概念只選擇對己有利的民主。
難道臺灣就要與陷入戰火的烏克蘭一樣嗎?即使過去陳水扁、蔡英文擔任總統時都曾以海基會保留和陸方的溝通,怎麼現今的賴清德只有40%的選票,卻把60%的民意抹紅!
其實,許多綠營先進也都反對搞大罷免,如謝長廷、陳水扁、呂秀蓮、郭正亮等,認爲此舉是開民主倒車。尤其賴總統在黨內肅清鄭文燦、黨外拘押柯文哲、搜查國民黨地方黨部,已類似法西斯獨裁主義了;難怪朱立倫指責賴總統在進行文化大革命,喊出將在520後提出罷免賴清德。
不過,根據《憲法增修條文》及《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規定,總統、副總統之罷免案,須經全體立委1/4之提議,全體立委2/3之同意後提出,並經選舉人總額過半數之投票,有效票過半數同意罷免時,即爲通過。
以當前國會席次來看,罷免總統須2/3立委同意,現實可行性很低,但應可爲大罷免掀起攻防議題,拉高民衆的情緒和團結性。但未來戰略上宜有不同於以往的大格局、大創新、大覺醒方向,否則即使集結百萬人抗議,也難以驚動賴總統的幾根寒毛!
在檢調仍持續搜索國民黨地方黨部的不利情況下,在野政黨必須以「改選總統」作爲目標及談判籌碼,在520前,加強反擊力道和政治戰略,建議:
一、協助認同謝長廷、陳水扁等反罷免的綠營人士發聲,鼓舞蔡英文、鄭文燦等非賴系人士進行民主路線的競爭。
二、正當政府依據「賴17條」標準嚴查時,宜加強宣揚綠營支持者贊同兩岸交流的主張與成果,並與之結合。
三、罷免立委通過門檻極低,若結果不樂觀,將改選立法院院長、通過有利民進黨的法案,所以藍白可預將倒閣與罷免總統的戰術相互運用。
四、籌組政治受難者聯盟,甚至不排除支持尚未判決仍具競選資格的「鄭文燦、柯文哲」參選正副總統,而行政院則由國民黨籍人士組聯合政府。
美麗島電子報最新民調顯示,賴清德執政滿意度首度呈現「死亡交叉」,47.3%的不滿意度微幅領先47.1%的滿意,不信任度飆升6個百分點。就在賴總統就職將滿1週年之際,執政黨的危機已開始起伏,向下沉淪的分裂政局與人民的不滿似乎已在蔓延之中。(作者爲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憲政組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