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長者死亡率逾86%!長照機構染病風險高14倍
疾病管制署自2008年起推動潛伏性結核感染防治計劃,並於2017年擴大適用對象,包括長照機構住民與醫護人員、矯正機關收容人、新住民,以及慢性病與免疫功能較低的族羣。(苗栗縣政府提供/謝明俊苗栗傳真)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23年結核病全國新確診者中,65歲以上長者超過6成4,死亡率更高達86.3%。在長照機構內,結核病發生率更是全國平均的14倍,原因在於住民免疫力較低,且長期羣聚生活,會增加感染與傳播風險。結核病主要透過飛沫與空氣傳播,感染後不一定立即發病,可能進入「潛伏期」。在此階段,患者雖無症狀且不具傳染力,但當免疫力下降時,體內結核菌可能被激活,導致發病。
爲降低高風險族羣感染與傳播,疾病管制署自2008年起推動潛伏性結核感染防治計劃,並於2017年擴大適用對象,包括長照機構住民與醫護人員、矯正機關收容人、新住民,以及慢性病與免疫功能較低的族羣(如愛滋病毒感染者、洗腎病人及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等)。研究顯示,LTBI檢驗陽性者接受治療後,可獲得九成以上保護力,避免發病,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結核病防治策略。
苗栗縣政府衛生局爲辦理長照機構住民及工作人員的潛伏性結核感染篩檢,即日起,只要有意願且符合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規範的長照機構皆可來電衛生局報名,本局將安排潛伏結核感染檢驗治療之醫療院所,爲該機構住民及工作人員進行潛伏結核感染篩檢。
統計顯示,未接受潛伏性結核感染治療的住民,其發病風險是接受治療者的5倍,顯示預防性治療的重要性。潛伏性結核感染檢驗與治療醫療團隊將透過說明會、檢驗與評估,提供完整治療流程,在住民檢驗治療後可降低機構內感染風險。也請機構住民的家屬收到收治機構通知時,予以同意篩檢,以共同守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