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韓國瑜防線」決定罷免成功機率 吳靜怡:至少10藍委面臨高風險
▲韓國瑜。(圖/翻攝自Facebook/韓國瑜)
記者郭運興/臺北報導
全臺罷免如火如荼,目前已有多位藍委罷免案二階連署完成送件。對此,政治評論員吳靜怡今(5日)表示,大罷免浪潮破百萬連署,多位藍委即將突破「韓國瑜防線」,他也解釋何謂「韓國瑜防線」,2020年韓國瑜罷免數據若爲可評估「罷免模型」,將包含兩個關鍵數據「178%連署達成率」與「2.31票轉換率」,若連署達成率突破178%,並轉化爲足夠的票數,罷免成功可能性將大幅提升,根據此模型推算,目前至少有10位以上藍委面臨高度罷免風險。
吳靜怡表示,2020年,韓國瑜成爲臺灣民主史上首位被成功罷免的直轄市長,這場罷免運動不僅是一次政治事件,這數據若爲可評估「罷免模型」,那麼該模型的核心包含兩個關鍵數據「178%連署達成率」與「2.31票轉換率」。
吳靜怡解釋,連署達成率是第二階段連署數量相對於法定門檻的百分比,在韓國瑜罷免案中達到178%。而投票轉換率則是第三階段投票中贊成票數相對於第二階段連署數的倍數,在該案中爲2.31倍。
吳靜怡認爲,若連署達成率突破178%,並在投票階段轉化爲足夠的票數,罷免成功的可能性將大幅提升。
吳靜怡說,2025年的這場罷免浪潮,已不再只是單一區域的公民反抗,而是一場跨越藍綠、直指國會的全民革命行動。截至目前,全臺罷免連署送件份數正式突破百萬,這代表兩個含義,一個是相當於一箇中型政黨的不分區政黨票規模,另一個,是超過2020年罷免韓國瑜所需的兩倍能量,而且是全臺遍地開花。
接着,吳靜怡分析,誰逼近或即將突破防線?罷免進入白熱化階段,多位國民黨立委連署已大幅超標,甚至直逼178%界線,分別是:羅廷瑋(臺中市):達成率 169.3%,連署 46,276,已高度危險。傅崐萁(花蓮縣):達成率 169.0%,選區反傅聯盟團結。王鴻薇(臺北市):162.3%,第三階都市罷免指標。徐巧芯(臺北市):153.3%,仇恨值與媒體焦點齊聚。鄭正鈐(新竹市):149.8%,地方組織強勁動員持續升溫。黃健豪(臺中市):148.6%,盧媽媽地盤居然接近1.5倍。牛煦庭(桃園市):143.7%,超過門檻成爲桃園首罷指標。廖偉翔(臺中市):140.5%,拉擡江啓臣罷免情事。黃建賓(臺東縣):144.4%,東部首位強勢突破者。
吳靜怡直言,葉元之、塗權吉、李彥秀等人也紛紛突破130%~140%,進入警戒紅區。這些數字代表的不只是民怨,而是選民明確地說「這些人不配再代表我們」。
吳靜怡強調,若第三階段投票能延續當前連署動能,根據「韓國瑜防線」模型推算,至少有10位以上國民黨立委面臨高度罷免風險,包括羅廷瑋、傅崐萁、王鴻薇、徐巧芯、鄭正鈐、黃健豪、牛煦庭、廖偉翔、黃建賓等人,這不僅是一場抗議,更是人民行使憲法權利的集體問責,針對國會中的利益裙帶、親中立法及爭議政策展開全面反擊。
吳靜怡認爲,韓國瑜是起點,而非終點。如果連一位直轄市長都能被罷免,憑什麼這些每月領19萬卻只會在國會違反民意的立委不行?這一波百萬連署的背後,是百萬個臺灣人清醒的意志,大家要的是能代表國會,而不是羞辱國會,這場運動的成敗取決於每一位選民的參與,讓大家共同努力,推動臺灣民主與國會改革向前邁進。
另外,吳靜怡補充,「罷免韓國瑜」模組公式,三階同意票數 ≒ 二階連署份數 × 2.31(韓國瑜票數倍率)× 激烈度係數(激烈度係數通常小於1:部分地區討論度不高、國民黨組織動員不同意票強勢、投票率低於四成等因素)。2.31是代表每份連署在韓國瑜罷免案中,平均可轉化爲2.31票的同意票。
▼ 政治評論員吳靜怡GRACE。(圖/《豈有此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