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總醫院第九醫學中心團隊取得航天眼科醫學新成果

中國日報5月21日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解放軍總醫院第九醫學中心獲悉,近日,該中心顧建文、聶闖專家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科研團隊,在航天醫學領域取得重要突破。該團隊首次發現,在模擬太空微重力環境下,眼部爆炸傷會導致視網膜修復機制失效,造成永久性損傷。這一發現爲未來航天員的眼部健康防護提供了關鍵理論依據。

研究團隊通過讓實驗大鼠尾部懸吊,模擬微重力環境,並利用壓縮氣體裝置製造眼部爆炸傷,成功構建了"微重力+爆炸衝擊"的雙重損傷模型。通過觀察視網膜結構變化、檢測大鼠自噬水平以及炎症因子,揭示了損傷加重的關鍵原因。

研究顯示,短期微重力會激活視網膜細胞的"自我清理"機制(自噬),幫助清除受損部分,但長期暴露會導致視網膜結構脆弱,爲後續損傷埋下隱患。 此外,在正常重力下,爆炸傷後自噬水平持續升高,幫助修復損傷;但在微重力環境中發生爆炸,自噬機制被抑制,導致視網膜細胞結構崩解,最終引發不可逆的永久性損傷。

團隊核心成員劉猛博士表示:"這一發現表明,太空環境會削弱眼部損傷的自我修復能力。"聶闖博士後補充,團隊未來將探索基因編輯、藥物干預等新療法,以應對太空微重力等多重風險。

目前,該研究已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並獲批3項國家專利,包括一套用於太空爆炸傷實驗的標準化裝置。這項成果標誌着我國在航天醫學領域邁入國際前沿,爲載人火星任務等長期太空探索的醫學防護奠定了基礎。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