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最長演習 揭仲:無人機運用、反無人機待加強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軍年度漢光四十一號實兵演習,經十天九夜不間斷操演後,國防部長顧立雄昨日正式宣佈操演結束,並強調真正具備嚇阻效果的,不只是新式武器裝備本身,更是國軍改革、團結與制敵克敵的決心。而軍事專家及退役將領解讀,軍方今年的練兵思維,其實比往年更加務實,不過對於如無人機應用及反無人機等項目,仍有待加強。

今年漢光演習首度將天數延長爲十天九夜,並將「灰色地帶應處」納入演習想定,成爲正式演練科目,另外,演習也着重後半段「縱深防禦」及「持久作戰」階段。同時着重演練城鎮作戰、捷運轉運兵員物資等項目。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解讀,軍方着眼共軍的灰色地帶軍事施壓可能「由演轉戰」使我方猝不及防,使得軍方調整多項防衛計劃,加以多項新裝備交貨,也必須重新驗證性能、部署與作戰計劃,使得參謀本部需花更多時間修訂及檢視、驗證計劃。

此外,「縱深防禦」及「持久作戰」這兩階段都屬於國土防衛作戰,揭仲提醒,今年這二階段的演練時間大幅增加,顯示參謀本部意識到,隨着共軍海空戰力的快速提升,又積極推動「聯合登島作戰」轉型,使國軍必須正視「萬一無法在登陸點擊敗共軍」時,後續的因應作爲與準備。

不過揭仲也提醒,面對共軍無人機愈來愈普及,我方今年並未多着墨無人機用途、也未能具體展現反無人機作爲,都是往後必須補強的弱點。

軍方退役將領則認爲,十天九夜打破過去「一週搞定」的作息模式,其實是磨練部隊的耐力韌性。而今年着重的縱深防禦、城鎮作戰、捷運轉運兵員物資等,過去從未實兵驗證,今年面對敵情威脅愈來愈嚴峻,軍方思維比往年更加務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