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新二代臺大生談陸配媽遇就業歧視 盼臺灣多些包容
吳嘉源心理韌性強,漫長治療過程艱辛磨人,仍展現樂觀正向一面,是不折不扣的生命鬥士。圖/吳嘉源提供
臺大生物機電工程學系一年級學生吳嘉源是新二代,母親莊婷20年前從大陸嫁來臺灣,嘉源是家中獨子,小二喪父,母子住新北新店相依爲命生活。吳嘉源說,雖然與母親在觀念上有許多歧異,但曾聽母親提起早年在餐飲業工作時被歧視的遭遇,還是覺得不忍心,期待臺灣對陸配多些包容與理解。
吳嘉源說,母親最後一次回大陸老家應該是在讀小一時,母親在大陸最親的家人只有一名舅舅,已經10多年沒回大陸,臺灣早就是母親的家。
莊婷在新店住家透天厝1樓開餐飲店養家,生活重心放在顧店。吳嘉源觀察,母親在臺灣其實交心的朋友不多,許多陸配離鄉背井在臺灣,也許因文化背景或有個別情況,處境其實滿孤單。
吳嘉源是在升高三那年檢查罹患血癌,因嘉源父親死於口咽癌,母親莊婷對西醫有極度恐懼與創傷,主張孩子應接受中醫療法,母子對治療計劃歧見大,經公部門介入,透過家事法庭裁決,市長侯友宜成爲藥療特別代理人,嘉源是新北第一例因醫療權而受安置個案。
吳嘉源一度因治療休學2年,去年1月參加大學學測,錄取臺大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吳嘉源目前就讀大一,除了專注於課業,也有加入系排。他每天從新店住家搭公車轉捷運到臺大上課,每週要輸一次血小板、每月要輸一次血紅素,即便健康考驗大,他仍相當樂觀,他說,身體狀況就是走一步算一步,活在當下最重要。
吳嘉源(右)的母親莊婷(左)在孩子住院期間堅持每天親送料理到醫院,常煮海魚給孩子吃。本報資料照片
新二代吳嘉源爭取就醫權的勵志故事,曾被拍成紀錄片「人生的縫隙」,新北市長侯友宜去年送上手寫卡片寫「你的故事,足以成爲許多人的人生導師」。圖/新北市社會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