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43億無人機案破口 馬文君:關鍵組件疑涉中國「紅色供應鏈」
▲國民黨立委馬文君。(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鄭佩玟/臺北報導
總金額高達43億5千萬元的「遙控無人機防禦系統」案,因進度延誤及採購來源爭議,遭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凍結部分預算。國民黨立委馬文君今(8日)指出,該案關鍵組件疑涉及中國「紅色供應鏈」,國防部應說明清楚,避免國防安全受到威脅。
馬文君表示,該系統由空軍司令部主導,交由中科院負責研製,執行期程自111年至115年,預算總額逾43億元。其中,113及114年度合計編列15億9千萬元,但因進度落後及國安疑慮,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審查後決定凍結部分預算,共計790萬元,涵蓋陸軍、空軍及資通電軍司令部等單位的相關項目。
馬文君說明,案中重要組件「光電目鏡頭」原供應商因無法履約,中科院改向其他廠商採購,但新供應來源被指涉及中國「紅色供應鏈」。國防部仍依原計劃進行採購,可能導致國軍敏感裝備面臨資安及情報風險。
此外,馬文君透露,該案目前僅有112年度採購的干擾槍如期到貨,其餘干擾設備均嚴重延宕。陣地工程進度方面,113年度預計完成的9處工程至今仍有多處未完工,而114年度規劃的5處工程甚至尚未完成招標,整體進度令人擔憂。
馬文君強調,無人機防禦系統是國軍未來戰力的重要環節,應受到高度重視。立法院此時凍結部分預算,要求國防部提交完整報告釐清爭議,是國會履行監督職責的必要行爲,也是對全民負責的態度。她表示,維護國防安全不分黨派立場,尤其涉及國防機密的採購案,必須嚴格把關。國防部應正面迴應相關疑慮,詳細說明採購來源、履約情況及國安風險,確保預算使用合理安全,進一步鞏固國軍戰力與國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