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病逝!從遺囑到選新教宗 6大關鍵流程一次看

▲教宗方濟各20日最後一次公開現身送上覆活節祝福文告。(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張方瑀/綜合報導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21日上午於羅馬辭世,享壽88歲。根據梵蒂岡(Vatican)聲明,他是因中風併發心臟衰竭過世。作爲近1300年來首位來自拉丁美洲的教宗,他的離世也象徵教廷正式啓動歷史悠久的教宗更替程序。

根據《CNN》整理,以下是教宗辭世後的主要環節:

哀悼期(The mourning period)

教宗駕崩後,象徵「教宗出缺期」(Papal Interregnum)開始,也就是從一位教宗過世到下一位教宗當選的這段期間。

喪禮時程已有明確規範,依慣例會舉行爲期九天的哀悼儀式「九日守喪禮」(Novendiales),而安葬儀式須安排在第4至第6天之間。

樞機主教團(Cardinals)將負責敲定喪禮日期。其間,教宗遺體會以開放形式安放在棺木中,供信徒瞻仰。

安葬地點(The burial)

根據公開遺囑,方濟各希望以簡單形式下葬於羅馬聖母大殿(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的地下墓穴,這座教堂是天主教中具代表性的宗座聖殿之一。

歷史上曾有7位教宗長眠於此,而方濟各將是百年來首位選擇該處安葬的教宗。

選出新教宗(Picking a new pope)

全球樞機主教將齊聚西斯汀禮拜堂,召開秘密會議(Conclave),選出方濟各的繼任者。

投票過程全程保密,通常需時兩至三週,若未能迅速達成共識,選舉可能延長。

教宗出缺期間的過渡安排(The interim)

在新教宗產生前,掌政官(Camerlengo)、樞機主教法雷爾(Cardinal Kevin Farrell)將暫代領導梵蒂岡。

法雷爾亦負責封鎖使徒宮(Apostolic Palace)的教宗寓所,象徵哀悼期正式啓動。

值得一提的是,方濟各任內未使用傳統寓所,而是居住於聖瑪爾大之家(Casa Santa Marta),該住所目前也已封鎖。

這項「封寓」儀式源自中世紀,原爲防止教宗駕崩後發生竊盜,如今已成爲象徵教宗任期終止的傳統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