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精神萬里行 | 奔赴“高原”
教育家精神萬里行,繼走進雷波縣“彝鄉”之後,又奔赴“高原”松潘縣。四川省教師發展中心於5月9日組織省級名師團隊赴阿壩州松潘縣開展“弘揚教育家精神”主題送教送培活動。活動以“需求導向、精準賦能”爲原則,通過專題講座、教學展示、入校指導等形式,爲松潘縣教育發展注入新動能。
思多維碰撞找答案,謀劃縣中振興計劃
松潘縣作爲川西北民族教育振興的“主戰場”,面臨高中育人質量提升的迫切需求。四川省教師發展中心以“縣中振興”爲核心任務,組織開展專題研討,直擊痛點。一是科研領航破難題。省級名師劉旭東以《科研領航,攜手同行》爲主題,結合縣域高中教學實際,剖析“教師科研能力薄弱”等瓶頸問題,提出“以課題研究驅動課堂改革”的實踐路徑,推動“輸血式幫扶”向“造血式成長”轉型。二是結對共建強根基。活動同步啓動“名師工作室領銜人+縣域高中”結對計劃,依託省級名師工作室資源,建立跨區域教研共同體。通過線上聯合備課、線下跟崗研修等機制,構建“長期幫扶+自主發展”雙軌模式,爲松潘縣中教師隊伍培養長效動能。
精準指導找方法,助力義務教育優質均衡
針對松潘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需求,聚焦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新課標實踐,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一是評估導向明方向。成都市教科院副院長卿子俊組織開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評估的實踐路徑”專題研討,圍繞資源配置、教學質量、學生素養等核心指標,結合松潘縣城鄉教育差異現狀,提出“分層施策、動態監測”的評估機制,助力縣域教育生態優化。二是課標落地強內核。省級名師馬長俊以《踐行新課標,促進學生素養落地》爲主題,深度解讀新課標在學科教學中的實踐要點,形成可操作的改進方案。三是資源整合破壁壘。活動整合全省名師課程庫、教研成果庫等資源,搭建“共享平臺”,實現松潘縣教師與省級名師資源的實時對接,推動城鄉教育協同發展。
聚焦課堂找問題,探索師培新方式
以課堂爲突破口,專家團隊通過示範課展示與診斷研討,探索教師專業成長新路徑。一是示範引領解痛點。成都市新都香城中學老師張琳將數學思維與生活美學相結合,帶來示範課《菲波拉契數列與黃金分割》,將新高考新課程新課標理念於無形中完美呈現;新都一中實驗學校老師鍾文雯,趙娟分別呈現了《平均數的再認識之問題解決策略:轉化》示範課,直觀展示“學生主體、素養導向”的課堂範式。劉旭東、代敬濤、曾雲等專家團隊結合課堂觀察數據,圍繞“教學目標精準性”“學生參與度提升”等關鍵問題,與參訓教師展開深度研討。二是文化浸潤提內涵。教育部新時代“雙名計劃”何雲竹名校長工作室、四川省樑娟卓越園長工作室代表深入古城幼兒園,以“手把手”指導形式,幫助教師挖掘本土文化資源,設計“藏羌文化主題課程”,推動園所文化建設與課程改革深度融合。
從“輸血”到“造血”,從“幫扶”到“共生”,四川省教師發展中心以教育家精神爲引領,持續推動優質教育資源的精準下沉。一份情感,用心做事;一份責任,全心幫扶;一種希望,傾心付出。四川教育人將繼續踐行教育家精神,點亮高原教育之光,爲民族地區教育發展書寫更生動的答卷。(胡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