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準二信高中設藍碳研究實驗班 自然、社會組合班

教育部準二信高中設藍碳研究實驗班,採自然組、社會組合班。圖/二信高中提供

基隆市二信高中今年正式向教育部申請並獲准設立「藍碳研究實驗班」,着重探究具有最佳固碳效益的濱海「藍碳」植物如紅樹林、海藻、海草牀,以及新興的「碳經濟」爲重心,114學年度起首度招生,開創基隆在地高中菁英教育新選項。

二信高中表示,「藍碳研究實驗班」結合基隆豐富的海洋資源與城市發展脈絡,設計聚焦於氣候變遷、藍碳生態系統之研究與覆育、臺灣的藍碳經濟及碳權交易等實驗課程,藉由專家引導、場域實作與特殊教學法等方式,培養實驗班學生能深度探究環境議題,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

藍碳研究實驗班」將與國內藍碳研究重鎮的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合作,部分課程移地海大藻類培育暨生技實驗室進行實作教學,由海大養殖系李孟洲教授協同指導。

多門實驗課程將採多元方式進行,運用「公民咖啡館」形式的思辨討論、問題導向及專題導向式學習法、公民科學家實境訓練等,結合該班高標準選才機制打造成高中菁英班,讓這批學子得以開放的學習方法,主動探討問題的癥結,尋求可行的解決途徑。

另外該實驗班將採自然組與社會組菁英生合班組成,目的是希望學生能跨領域合作及學習,自然組學生也要了解市場失靈與外部成本相關的碳權經濟,社會組學生要懂碳匯的作用及藍碳覆育的作法。

二信高中林立校長表示,設立藍碳研究實驗班目的不僅是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更希望引導學業頂尖的孩子,培養社會關懷、學習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讓學生越早接觸環保議題,越能培養出具有國際視野與支持環境永續的價值觀。

教育部準二信高中設藍碳研究實驗班,採自然組、社會組合班。圖/二信高中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