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擬「校園假日開放借球具」 全教總反對:出事誰負責
▲教育部長鄭英耀指示體育署規劃開放學校球具,提供社區全民運動。(圖/記者許敏溶攝)
記者許敏溶/嘉義報導
教育部部長鄭英耀昨指示體育署,開放學校球具,提供社區全民運動,卻引發全教總強烈質疑與反對。全教總表示,這項政策看似以促進全民健康爲出發點,卻未充分考量學校的實際運作負擔與資源限制,恐將對教育現場造成嚴重衝擊,表達反對脫離現實的政策指示,要求施政應迴歸改善教育環境。
爲展現全民運動決心,並讓校園開放有實質意義,教育部部長鄭英耀昨(9日)表示,最慢2周內盤點全臺3800多所中小學,提供籃排足球等球具,每校至少10顆,開放給社區民衆在放學後或假日時借用。
不過,這項政策卻引發不少反彈。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開放學校球具供社區使用,將大幅增加學校的維護與管理負擔。學校運動設施與球具主要用於學生體育課程與課外活動,經費已相當有限,若開放給社區民衆,球具的損耗速度將加快,學校需頻繁維修或更換設備,但政策卻未提及相關的經費補助或配套措施。
侯俊良批評,這項政策無異於將公共責任轉嫁給學校,學校如何在既有預算下承擔額外的支出,等於犧牲教育資源來服務民衆,本末倒置。且這項政策缺乏明確管理規範,恐引發安全與責任問題。社區民衆使用學校設施時,若發生意外或球具損壞,責任歸屬如何釐清,以及學校是否需承擔額外的法律風險,若沒任何支持協助,卻要求學校承擔繁重的執行責任,學校現場一定失望與炸鍋。
因此,侯俊良認爲,開放學校體育器材,勢必衍生諸多亂象,反對脫離現實的政策指示,要求施政應迴歸改善教育環境,並呼籲政府應正視學校的實際困境,積極以務實態度規劃解決教育現場濫訴、校安等教育人員關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