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表揚反毒有功人士 賴清德:新興毒品死亡數降至歷史新低

教育部今天舉辦114年「反毒有功人士團體頒獎典禮」,典禮共頒發「拒毒預防」、「防毒監控」、「緝毒合作」、「毒品戒治」等4組,共26名(組)有功人士與團體獲獎。法務部調查局南部地區機動工作站調查官林宏儒成功攔截金星號毒品走私案,獲緝毒合作組獎項。

除毒品戒治組入選8名外,其餘組別各有6名獲獎,拒毒預防組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牀護理研究所特聘教授黃久美獲得,黃久美主持教育部「藥物濫用防制認知檢測問卷資料統計分析計劃」長達10年,協助掌握青少年藥物濫用認知現況,融合創新科技提升防制教育效益,學術與實務並重,深耕校園防毒,貢獻卓着。

防毒監控組由三軍總醫院病理部北部地區臨牀檢驗毒物中心獲獎,該中心協助國軍推動反毒,擔任毒品檢驗關鍵角色,不僅優化檢測流程並拓增項目,亦致力人才培育與經驗傳承,鼓勵醫學檢驗學生毒品檢測並取得認證,提升年輕世代對鑑驗機構的信任與參與。

法務部調查局南部地區機動工作站調查官林宏儒則獲得緝毒合作組獎項,他透過臺美情報交換,成功攔截金星號毒品走私案(甲基安非他命52萬9660公克),並提供情資協助美方在泰國與柬埔寨查獲巨量毒品,不僅展現跨境執法與情報合作的高度整合能力,也彰顯臺灣在國際毒品防制合作中的能見度與實質貢獻。

毒品戒治組由財團法人基督教更生團契-永新中途之家幸福農場獲獎,長期提供穩定、安全的復歸空間,協助藥癮者擺脫高風險環境,透過實作與生活訓練培養自立能力,並設立「帶我回家工作坊」,導入社會企業理念,透過身心重建及技能訓練,重建生活信心。

賴清德總統致詞時表示,政府自民國106年推動「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第一、二期,8年投入250億元預算,結合各部會力量,加強原料監控與查緝,成功破獲逾300座製毒工廠、查獲毒品純重超過23萬公斤,有效截斷毒品供應鏈,毒品施用人口及青少年初犯人數大幅減少,亦使MMA、PMMA等新興毒品死亡人數降至歷史新低,展現政府反毒成果。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政府透過檢、警、憲、調、海巡及關務等六大緝毒系統合作,毒品製造、販運與運輸破獲人數成長達48%,大麻查獲量亦從107年的92.7公斤激增至113年的2493.7公斤,增幅達27倍,顯示政府已建立科技化、跨部會協作的防毒體系。

近年毒品交易轉換平臺,教育部長鄭英耀表示,網路與通訊發展促使幫派轉向數位平臺從事詐騙與毒品交易,濫用「喪屍煙彈」依託咪酯的事件頻傳。教育部配合於校內落實教育宣導、清查篩檢及春暉輔導三級預防策略,辦理校園入班宣導,降低學生涉毒風險;校外則與警方合作緝毒溯源通報,並結合地方政府與社教場館辦理3000場次反毒活動,有效提升師生拒毒意識。

※ 珍愛生命,向毒品說 NO!毒品危害防制諮詢專線 0800-770-885

爲表彰毒品防制工作表現卓越的個人與團體,114年「反毒有功人士團體頒獎典禮」今天在國家圖書館舉行,賴清德總統(右二)及行政院卓榮泰(右)到場頒獎。記者邱德祥/攝影

爲表彰毒品防制工作表現卓越的個人與團體,114年「反毒有功人士團體頒獎典禮」今天在國家圖書館舉行,賴清德總統(中)頒獎給獲獎的中華電信團隊。記者邱德祥/攝影

爲表彰毒品防制工作表現卓越的個人與團體,114年「反毒有功人士團體頒獎典禮」今天在國家圖書館舉行,賴清德總統到場頒獎。記者邱德祥/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