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低迷 前七月股、房稅收全趴
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劉訓蓉表示,7月臺股加權指數站穩23,000點,且指數連三個月上漲、合計漲幅達5.8%,成交量也維持4千億元以上,但相較去年此時正逢股市帶量狂飆期、日均量達5,850億元,交易量因而連續第六個月年減。
財政部表示,7月股市日均量維持4千億元以上的水準,卻呈現「年月雙減」,除了交易動能不如去年同期,月減幅也達4.6%,未能延續今年5月以來的月增走勢。
觀察今年以來證交稅的稅收表現則差強人意,7月實徵淨額239億元是近11個月新高,前七月實徵淨額1,394億元則是歷年同期第三高,但是相較去年的熱度就是差了那麼一點,也因此反映在年增率上,已連五個月雙位數衰退。
比較好的消息,是統計8月至12日止,臺股日均量爲4,978億元,高於去年8月的4,721億元,除了顯示高基期的利空正在退散,也看得出臺股交易量有回溫之勢,但是動能否能延續,仍要視下半月股市是否有新變數而定。
相較股市仍有生機,房市可以說是完全沒有起色。財政部表示,不論是7月還是前七月,不動產相關稅目都續呈衰退,包括個人房地合一稅、土增稅和契稅,減幅都落在1成至2成,主因則都是房地交易量明顯下滑。
劉訓蓉表示,綜觀目前不動產市場,仍受中央銀行信用管制和銀行緊縮房貸授信的影響,全球更因關稅充滿不確定性,市場觀望氛圍仍重,因而使交易動能減少,新臺幣升值更進一步壓縮銀行房貸空間,造成排隊和撥貸時間延長,相對讓民衆購屋意願更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