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教學輔助軟體入校園 學童體驗17種道路情境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推出新興科技導入學校交通安全教育研發示範計劃。(蔡明亙攝)

交通部深化校園交通安全教育,運輸研究所推出新興科技導入學校交通安全教育研發示範計劃,設計模擬17種道路實境的交通安全教學輔助軟體,讓國小、國中及高中學子可透過平板,體驗道路情境。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國人常詬病交通教育習慣不佳,這款軟體可結合平板與數位教學,讓學童及早建立正確交安觀念。

運研所指出,隨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施行,交通部訂定機通安全教育內容,以利各級政府應用於各教育階段,實施交通安全教育,這款軟體主要學習對象爲國小、國中及高中階段,透過沉浸式體驗教學,培養學童察覺道路危險感知的能力,降低錯誤行爲,提升對安全行爲的理解,且以學校普遍使用的平板作爲學習設備,有利課程推廣與學生自學。

運研所在交通安全教學輔助軟體中設計17種情境,包含行人通過路口前、通過路口時、遇施工區無法通行時等,單車族遇前方有閃紅號誌、無號誌路口停標字左轉等,及機車族遇閃黃號誌、有停字路口、停讓行人等情境。

運研所說明,入校教學流程爲講師開場、前測問卷、軟體操作介紹、軟體體驗、名次頒獎、安全觀念導入及後測問卷。

運研所分析去年入校教學成效,去年進入19所學校,含6間國小、8間國中及5間高中,共有860位學生參與,19校中有17校軟體平均成績顯著提升,且有86.6%學生皆相當喜歡新興科技導入的新教學模式,也有90%以上教師認爲此類交通安全宣導活動,學生接受度高,且宣導方式較生動。

推廣應用方面,運研所表示,這款交通安全教學輔助軟體會於交通部與教育部的教材平臺上架,如交通安全入口網、教育大市集、因才網等,以利學校直接下載使用。教育部可列入學校交通安全課程教材及教案,從學齡時即培養危險感知及防禦駕駛觀念。另也與公路局桃園監理站合作擴大使用對象,於交通安全教育園區,供民衆體驗學習。

陳世凱說,道路安全最重要是用路人觀念,以交通安全較先進國家經驗,兒童愈早建立觀念,成年後愈能成爲負責任的用路人,像日本就致力落實兒童交通安全教育。

陳世凱提到,交通部與教育部、學校合作,由運研所推出交通安全教育輔助軟體,未來可在學校結合平板數位教學方式,透過道路擬真情境,讓學生體驗用路過程,包含騎腳踏車、機車等情境,國人常購併交通教育習慣不夠好,因此教育也是交通部要努力發展的一塊,要一併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