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貨便、賣貨便淪詐團工具 女買iPhone慘失10萬

警方提醒小心「匯款驗證」的網購詐騙手法。(警方提供)

詐騙集團的假賣家會要求帳戶驗證。(警方提供)

根據警政署165打詐儀表板統計,今年「網路購物詐騙」佔比高達22.4%,居所有詐騙類型之首。刑事局提醒,詐團常利用社羣平臺、拍賣網站或假冒購物網站刊登低價商品誘使民衆下單,後續再以加收運費、補差額或系統錯誤爲由,要求多次付款,甚至收款後立即消失,讓被害人血本無歸。

警方表示,北部吳姓女子日前在Threads社羣看見帳號【bkt6o1olfjjf9c】刊登二手機訊息,稱「蘋果16 Pro Max便宜出售」,標價僅4500元。她透過IG與暱稱「王妮妮」的帳號聯繫,對方再提供一個疑似7-ELEVEN「賣貨便」網站連結。

吳女點進去後,被引導至假客服LINE,假冒專員聲稱系統需進行「實名制帳戶驗證」,要求她將名下存款分批轉入指定帳戶,並保證驗證完成後會返還。吳女照辦,最終共匯款逾10萬元,卻遲遲收不到退款,才驚覺受騙。

刑事局預防科指出,這類詐騙手法經常搭配僞造的客服網頁或交易平臺,網址域名與官方極度相似,難以察覺異常。詐團還會以LINE語音或假客服話術誆稱「帳戶驗證」、「金流綁定」,要求民衆匯出大筆資金;甚至騙取簡訊OTP驗證碼。事實上,正常的金融身分驗證通常僅以1元授權扣款完成,不會要求轉大額資金。

警方呼籲,網購務必透過正規平臺,避免私下交易或點擊不明連結。若對方要求「先付款再出貨」或急促催促匯款,幾乎都是詐騙徵兆。民衆若感覺交易可疑,應立即停止聯繫,並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查證,才能守護荷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