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11歲大學生!自學拿到雙學位 單親爸辭掉律師這樣做
美國11歲小女孩艾莉莎(Alisa Perales)取得大學副學士雙學位,接下來要進入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攻讀電腦科學學士學位,父親的教養守則引發關注。(圖/shutterstock)
美國11歲小女孩艾莉莎(Alisa Perales)取得社區學院副學士雙學位,接下來要進入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攻讀電腦科學學士學位,未來想要進入科技業,甚至創業。艾莉莎由父親拉斐爾(Rafael Perales)撫養長大,在艾莉莎1歲時,拉斐爾辭去律師工作,全程陪伴並教導女兒,近日拉斐爾公開教養方式,引發高度討論。
拉斐爾決定辭去工作時,艾莉莎就已經展現天分,能夠掌握英文字母並數到一百,且另一個32歲擔任水電學徒的兒子,早已離家獨立,拉斐爾認爲這樣的環境有助於一對一學習。
少了律師收入,家庭經濟確實面臨不小挑戰,幸好靠着父母留下的遺產,拉斐爾買了一間商業房地產收租,即使會擔心繳不出帳單,但拉斐爾相信專注教導艾莉莎是正確的選擇。
拉斐爾幫助女兒建立規律的作息,2歲就能自己閱讀,8歲以前都是在家自學,平日週一至週五早上8點到下午4點學習,讓女兒保持專注,同時不會太過勞,下課後艾莉莎可以去鄰居家玩,有時候週三會帶她去鄰近的迪士尼公園玩,當作日常紓壓的出口。
另外,拉斐爾時常透過旅行讓女兒增加視野,例如去大峽谷或拉什莫爾山,學習地理與歷史,拉斐爾認爲,「學習量其實和公立學校差不多,只是我覺得我們的效率更高。」
拉斐爾的生活重心全在女兒身上,就算即將繼續深造,很多事情還是得由拉斐爾陪在身旁,拉斐爾說:「或許有一天會回去工作,但要等我慢下來,放送一點,可能會找個朝九晚五的工作,只是不是現在。」
CNBC報導提到,許多育兒專家提醒父母,即便以孩子的健康與發展爲優先,也不能完全忽視自己的身心需求,若完全犧牲自我,可能會導致精疲力竭與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但無論在哪種環境下,父母積極參與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都能帶來好處,2011年布朗大學與北卡羅來納大學格林斯伯勒分校的研究就已得出類似結論。
兒童心理學家Tovah Klein也提到,父母與孩子相處時「時間的品質」通常比「時間的長短」更重要,「高品質的陪伴,是養育快樂、自信、積極進取孩子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