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縣多舉措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交城縣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在磁窯河、文峪河流域治理上持續發力,通過健全機制、強化管理、系統修復等舉措,推動流域生態環境煥發新活力。
作爲山西省第二大林業縣,交城縣境內磁窯河、文峪河兩大流域屬黃河流域汾河水系,涵蓋10條50公里以上河流。爲守護好這片水域,該縣構建起堅實的組織保障體系,定期部署水環境保護工作,明確年度目標與路徑,爲流域綜合整治提供有力支撐。
交城縣創新推出“河長+檢察長+警長”巡河機制,配套“3+6+14”工作體系,設立縣、鄉、村三級河長及助理、警長、護河員等數百名幹部人員,形成全域覆蓋的治水網絡。今年以來,交城縣級河長巡河52餘次,發現問題均已整改,同時建立堤防安全包保責任制,74個責任單位、103名責任人築牢河道安全防線。
水資源管理與保護成效顯著。該縣嚴守“四水四定”原則,嚴格控制用水總量,爲企業、水庫等安裝在線計量設施,規模以上非農業在線計量率超90%。防洪能力持續提升,累計投資超1.8億元,治理河道53.9公里,當前瓦窯河防洪工程主體完工,文峪河相關工程正推進前期工作。
污染防治攻堅縱深推進。通過完善環評與排污許可聯動機制、制定應急預案,築牢環境准入底線。加快污水管網改造,完成雨污合流及分流改造近19公里,75個村實現農村生活污水治理,10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監測全覆蓋,城區供水普及率達96%。同時,強化入河排污口監管,建成水質自動監測站及視頻監控系統,嚴控農業灌溉污染,確保流域水質穩定。
生態修復與綠色發展同步推進。交城縣實施禁牧休牧,覈定禁牧區域30餘萬畝,設立封山標誌。投資5.24億元推進磁窯河生態修復及中水回用工程,一期工程已完工,修復山地3600畝;累計投資6800餘萬元完成植被恢復3295畝,森林撫育、經濟林提質等工程成效顯著,75公里路段綠化及村莊公共綠地建設讓城鄉環境更顯生機。
如今,交城縣正以系統治理理念,持續構建“一軸兩翼三水四體系”生態格局,讓黃河流域的交城篇章更顯綠色底蘊。(記者 韓笑)
來源:呂梁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