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長籲旅行團赴陸旅遊要登錄 旅遊業者:恐淪表面功夫
交通部長陳世凱今表示,有相當多國人赴中國大陸後被滯留,盼民衆若以旅行團方式赴陸都必須登錄。示意圖,圖中人物與新聞無關。本報資料照片
交通部長陳世凱今表示,有相當多國人赴中國大陸後被滯留,盼民衆若以旅行團方式赴陸都必須登錄,若發生事情,政府纔會知道。旅行業者則質疑,當前我國還有禁團令,現在以旅遊名義赴陸的團體已少之又少,若是以地下團名義前往,更不可能登錄,這樣的制度只會淪爲表面功夫。
賴清德總統昨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將中國大陸定義爲「境外敵對勢力」,要求相關單位提高國人赴陸旅遊風險意識、落實登錄及揭露制度等。事實上,爲加強對赴陸國人的急難救助服務,陸委會2023年就於官網開設「國人赴陸動態登錄系統」。
臺灣海峽兩岸旅行發展協會理事長蕭博仁表示,去年陸委會甚至派人在機場勸導港澳旅行團或個人出發前登錄,但旅客大多認爲意義不明,且有隱私疑慮,因此不願意登錄。
蕭博仁指出,當前我國雖然有禁團令,但平均每月仍有5千團、10幾萬人赴大陸,其中,以旅遊名義赴陸的團體已少之又少,多是以考察、參訪名義,而若是以地下團名義前往,更不可能去落實登錄,這樣的登錄制度最終只會淪爲表面功夫,沒有任何實質意義。
蕭博仁也說,過去旅遊業者多次抗議,認爲行政命令不得凌駕於法律,因此不該有禁團令。我方政府則認爲,大陸禁止旅客來臺,我國也應規定禁止組團赴大陸纔有面子,而業者只要表面上配合,實際出團也不會抓,雖然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但這樣的規定非常奇怪。
對於陳世凱稱很多國人赴大陸被滯留,蕭博仁表示,過去被滯留的個案都有特殊原因,旅行團從來沒有被滯留過,且相較之下柬埔寨滯留多少人?政府不去處理,反而一直針對赴陸規定,明顯就是因爲意識形態。他也說,若政府有決心要限制,那就乾脆宣佈戒嚴,全面不得到大陸,不要只針對旅行業者。
中華民國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榮譽理事長姚大光則說,登錄制度只要不要強制都還可以接受,但現在已經幾乎沒有赴大陸的旅行團,都是自由行,或以考察交流的團體居多。
對於賴清德總統發表的內容,姚大光說,政府就是鐵了心不會開放禁團令,兩岸未來的交流只會愈來愈少,業者只能另謀出路。過去大陸出入境旅遊約佔市場30%,未來旅遊業者可能逐漸將重心轉往東南亞市場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