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檳榔罹癌3度病危 分享切身之痛

維國大哥因長期吃檳榔,48歲時出現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嘴巴逐漸打不開,56歲那年口腔潰爛,確診第4期口腔癌。(林周義攝)

民國42年出生的維國大哥,曾是一名餐飲業者。因長期吃檳榔,48歲時出現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嘴巴逐漸打不開,56歲那年口腔潰爛,確診第4期口腔癌。第一次手術時,耗費了30小時開刀,治療期間3度發出病危通知,又因味覺喪失,終結了廚師生涯。過去的他不知道嚼檳榔對健康不好,也錯過早期治療時機,目前抗癌16年仍存活,是口腔癌患者中少數的幸運兒,期盼藉着經驗分享,讓下一代別步上他的後塵。

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平均每年超過3000多人因口腔癌喪命,每年因口腔癌死亡人數相當於4.5個梵諦岡人口,且每年有8000多名新的口腔癌受害患者,僅10年期間,全臺就有3萬1730人死於口腔癌,其中2萬9197人爲男性,戕害國人口腔健康已久。

過去從事餐飲業的維國48歲出現癌前病變,因爲嚼檳榔導致嘴巴打不開,直到56歲牙齦反覆潰瘍才就醫,確診爲口腔癌第4期。歷經30個小時手術後撿回一命,期間更發出3次病危通知,但外觀和口腔功能嚴重受損,味覺喪失更終結了他的廚師職涯,又因術後需休養以致無法工作。

身爲經濟支柱的維國,膝下有3個孩子,因着他的倒下,積蓄都消耗殆盡,家中失去依靠。長達2年的時間,他都自我封閉走不出來,之後因治療後遺症和多次病變又再做了20幾次手術,心裡一直籠罩着恐懼,直到參與口友團體、擔任志工才慢慢轉念改變心境。過去的他不知道嚼檳榔對健康不好,也錯過早期治療時機,他期盼藉着自身經歷的分享,讓大衆正視檳榔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