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油田鑽井標杆庫推動鑽井綜合提速8.5%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張翀 通訊員 黃慧 溫大鵬 謝夢思 實習生 汪頎偉

截至3月14日,江漢油田鑽井標杆庫已經在涪陵頁岩氣田投入使用近190天。鑽井標杆庫投入應用後,涪陵區塊平均鑽井週期從59.9天縮減至54.8天,鑽井綜合提速8.5%。

鑽井標杆庫集鑽井歷史數據展示、鑽頭優選、週期分析等應用於一體,實現“每日推送+精準推薦+知識共享”三大核心功能。

2024年8月,按照江漢油田“爲鑽井作業提供科學、精準的決策支持,能夠根據地質區塊和地層的具體條件,輔助優選最合適的鑽井參數”的要求,信息中心啓動中石化上游板塊首個鑽井標杆庫建設工作,秉承“數據+平臺+應用”的建設理念,目前已初步開發完成八大功能模塊,包括熱點導航、綜合指標、區塊標杆、機械鑽速、週期分析、時效複雜、鑽頭指標、單井信息。

鑽井標杆庫不僅能協助工程師們進行鑽頭優先選型,確保選用最適合地層特性的鑽頭以提高鑽井效率,還能輔助進行鑽具組合選型,通過科學合理搭配,有效提升鑽井作業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標杆庫內置“龍虎榜”模塊,在涪陵頁岩氣基地辦公大樓的樓道顯示屏上每天滾動展示鑽井設計及審覈、施工和監管等三類人員信息、施工進度、相關數據和評比結果,並以短信形式發給相關單位領導。通過張榜公佈,有力激發鑽井作業相關工作人員的緊迫感和幹事創業熱情,促進鑽井提速目標完成。在焦頁4#平臺鑽井現場,井隊隊長李鵬超的手機每天都會收到系統推送的施工進度排名。“現在涪陵氣田共有35支鑽井隊,每口井的進尺、機械鑽速等鑽井參數一目瞭然,並且會每天更新,所有人都能看到每口井的設計人和井隊長。”各項參數指標都會轉化積分,根據積分實時排名,李鵬超表示,這種“用指標說話”的管理模式,倒逼各井隊主動優化作業流程。

同時,鑽具選型也告別“經驗主義”。“過去在編寫鑽井設計的時候,鑽頭型號怎麼選是個難題,不僅是因爲不同地區的地質條件不同,需要的鑽頭性能差異比較大,同時鑽頭和鑽具組合搭配實在繁多,怎麼選出最好的鑽頭、最合適的鑽具組合和鑽井參數,的確是件頭疼的事。”工程院鑽井工程所高級工程師黃迪簫笙說。鑽井標杆庫針對不同區域鑽井設計中鑽頭和鑽具適配難的痛點問題,分別提取了白濤等7個區塊所有鑽頭平均機械鑽速和進尺特徵,自行分析出適應不同區塊和不同地層的最佳鑽頭和最優鑽具組合。目前系統已收錄1.1萬條鑽頭實際使用數據,形成區域適配排行榜,使得鑽頭、鑽具組合和鑽井參數的決策時間從3天縮短至1小時。

“我們在設計興頁L198-6-1HF時,從標杆庫中一鍵拉取周邊鄰井鑽速信息,發現鄰井興頁L1003HF井應用的KSD1652DFRT鑽頭的現場表現最好,於是直接按照該鑽頭編寫設計,大大提高了編寫效率和科學性。”黃迪簫笙說。興頁L198-6-1HF按鑽井設計執行,一開實鑽機械鑽速達每小時31.6米、較設計每小時23.0米提速37.4%,全井實鑽機械鑽速每小時23.6米、較設計每小時13米提速81.8%,創復興區塊最快鑽井週期紀錄18.9天,刷新各項鑽井紀錄共6項,再次實現了復興區塊開發5年來鑽井週期縮短至20天以內,標誌着江漢油田復興區塊鑽井工程取得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

鑽井標杆庫的最終目標就是爲設計方和施工方提供最新決策依據,優選鑽井參數,輔助鑽井科學決策,助力經驗鑽井向科學鑽井轉變。如今,鑽井標杆庫已成功指導39口井的鑽井設計工作,成爲鑽井工程設計人員以及鑽井工程專家們不可或缺的“智慧助手”。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