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靖安:中醫在夜市裡“火”起來
本文轉自:人民網-江西頻道
暮色降臨,靖安縣中醫藥文化夜市熱鬧起來,從白髮老人到垂髫孩童,從本地居民到外地遊客,近千人在此觸摸藥材、體驗療法、品嚐藥膳,共同感受千年中醫藥文化在煙火氣中煥發的新生機。
近年來,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在中醫藥事業取得顯著成果的基礎上,以文化夜市爲載體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徑,爲傳統傳承注入活力,爲地方發展增添動力。
藉助夜市契機,靖安縣融合現代健康養生理念,創新“互動式”文化傳播。中藥香囊、養生茶包DIY區裡,民衆親手體驗的背後,是全縣3.42萬畝中藥材種植基地的支撐——瓜蔞、黃精、防己、黃芪等品種豐富,爲手工製作提供優質原料。
60歲的張桂香在香囊攤位前認真挑選藥材,她的孫子常感冒,聽說香囊能預防,便想親手製作。縣中醫院醫療骨幹志願者熱情講解藥材功效與搭配技巧,不一會兒,一個滿載心意的香囊便完成了。
夜市聚焦“中醫義診+個性化服務”,針對不同人羣設立特色專區:老年人慢性調理、中青年頸肩護理等,背後是縣中醫院強大的人才隊伍——1名主任中醫師、5名副主任中醫師、17名主治中醫師,還有2名省基層名中醫坐鎮,爲羣衆提供專業指導。
藥膳鋪的老鴨湯、黃精米粉攤位前排起長隊,攤主介紹,材料都是出自本地,經特殊工藝製成。圍繞“夜遊、夜購、夜食、夜娛”,夜市整合藥膳美食街、養生飲品鋪、文創集市,形成完整夜間服務鏈。這得益於縣中醫院異地新建後服務能力的提升,以及11所鄉鎮衛生院中醫科的普及,濃厚的中醫氛圍讓羣衆接受度持續提高。
靖安縣中醫藥文化夜市,恰似一幅流動的本草畫卷:老人唸叨着“端午前採的艾草藥效最好”,年輕人抱着好奇心深入體驗,藥膳香與診療聲、表演樂交織。在這裡,千年中醫藥不再是古籍上的文字,而是香囊裡的草木香、粥碗裡的溫潤味、指尖下的養生道、舞臺上的文化韻,既守護着歲月沉澱的智慧,又書寫着地方發展的新篇章。(李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