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定南:“足球+”點燃鄉村新貌
本文轉自:人民網-江西頻道
“以前只能在電視上看球賽,現在在家門口就能看到這麼精彩的比賽!”連日來,定南縣嶺北鎮南豐足球村熱情持續高漲,村民們三三兩兩聚在嶄新的足球場外圍,津津有味地看着正在進行的精彩足球賽事。這股足球熱潮,源自8月8日該縣嶺北南豐足球村與巋美山足球小鎮的開園盛況。
近年來,定南縣以足球爲核心驅動全域經濟發展的戰略已初見成效,如今正以鄉鎮足球小鎮運營爲突破口,深化“足球資源下沉、產業融合升級”,將足球從單一運動升級爲全域經濟催化劑,實現“小足球撬動大經濟”的願景。
爲何而建?
——破解資源失衡之困
“過去想踢球,得坐1小時車到縣城。現在鎮上建了球場,隨時能過來踢兩腳!”巋美山鎮三亨村的足球愛好者望着嶄新的足球場感慨道。
此前,定南雖已建成標準足球場49塊,但其中70%集中於縣城。鄉鎮足球設施的短缺,成爲全民足球普及的瓶頸。
“推進鄉鎮足球小鎮開園運營,就是要讓足球資源更均衡地惠及全縣羣衆,發展羣衆足球。”定南縣足球融合發展服務中心主任葉勝寧表示,除巋美山鎮、嶺北鎮外,其餘鄉鎮正在謀劃中。
各鎮立足自身特色優勢,打造獨具地方特色的足球項目。巋美山鎮依託工礦特色,打造“工礦足球主題小鎮”;嶺北南豐足球村則通過嵌入太空艙、星空房、木球場和蘭花展銷區等元素,打造沉浸式足球體驗......每個球場都是鄉土文化的展臺,踢球的同時,遊客能嚐到臍橙、感受星空、體驗農事。
因此,巋美山鎮將上世紀50年代由蘇聯專家援建的工人村改造成了獨具特色的民宿,讓足球愛好者在享受精彩賽事的時候,還能體驗到不一樣的住宿環境。既盤活了閒置房屋,又增加了經濟效益。
這種“足球+異域風情”的融合模式,正是定南差異化佈局的縮影。定南縣發改委主任葉陽春表示:“這種差異化定位,既避免同質化競爭,又形成功能互補,從而構建‘縣城引領、鄉鎮支撐’的全域足球發展格局。”
如何運營?
——創新融合發展之路
在巋美山足球小鎮、嶺北南豐足球村開園之際,定南足球挑戰賽也火熱開幕,吸引了衆多球隊和球迷。開園當日,各小鎮便迎來了首批體驗遊客和參賽隊伍。
“這裡足球氛圍真濃厚,場地條件也很好!上午在巋美山工人村和老城客家古城遊玩,下午就能直接參加比賽,太方便了。”一名外地參賽球員興奮地告訴記者。
城區有中甲聯賽熱火朝天,鄉鎮足球小鎮如何煥發生機?
葉勝寧表示,將結合定南客家文化、生態資源,策劃“客家杯”足球邀請賽、“足球+紅色文化”主題賽事等,再結合現有中甲、中乙職業聯賽,形成“週週有賽事、月月有亮點”的全年賽事矩陣,提升遊客黏性。
不僅如此,出臺憑賽事門票可享消費優惠等政策,引導球迷在觀看賽事之餘,到鎮村開展拓展活動,共享客流與資源,形成“以點帶面”的協同效應。
下一步,定南將開發“定南足球”APP,集成賽事直播、票務預訂、旅遊導覽、賽事智能報名和民宿預訂等功能,通過大數據分析遊客偏好,精準推送定製化服務;推出“一鎮一品”文創產品,將足球IP與本土文化深度融合。
此外,該縣將通過組建鎮村足球隊、規劃全年超200場賽事,提升球場使用率,並配套交通補貼、食宿優惠等政策,吸引球迷“留下來”。數據顯示,分散辦賽模式推動全年賽事接待能力提升30%,進一步鞏固“賽事勝地”品牌。
成效幾何?
——激活縣域經濟之脈
巋美山足球小鎮、嶺北南豐足球村等項目的開園運營,爲定南打造“足球新城”注入了新動能。
“差異化的小鎮主題能豐富定南足球IP內涵,吸引多元化客羣,如青少年球員、文化遊客、康養人羣等,推動‘足球新城’從單一運動品牌升級爲綜合性城市名片。”定南縣教體局局長劉曉明表示,鄉鎮足球小鎮將與縣城訓練中心、職業俱樂部形成聯動,構建“全域足球生態圈”,爲承辦更多國家級乃至國際級賽事提供場地保障。
對於這項全域佈局的戰略意義,贛南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孫劍斌分析認爲:“定南以足球爲切口,破解了縣域經濟‘縣城虹吸效應’的難題。通過將體育設施、賽事IP、文旅資源精準‘滴灌’到鄉鎮,實質是構建‘以城帶鄉、以鄉促城’的新型城鄉共同體。”
“我們不止建造運動場地,更在培育可持續的鄉村生態圈。”對於村民最關心的“足球紅利”,嶺北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燕平在開園採訪中表示:“目前正通過‘專業運營+村民參與’模式,帶動50餘名村民轉型爲球場管理員和民宿管家。”他透露,足球小鎮已成爲城鄉資源流動的紐帶,帶動人才、資金、技術向鄉鎮匯聚,助力縣域經濟均衡發展。
暮色漸深,巋美山鎮足球小鎮運營中心依然燈火通明。該鎮黨委副書記黃家興與設計團隊正討論工人村下一步活化方案:“這些煥然一新的蘇式建築將轉型爲足球主題創客空間,未來既能舉辦電競足球賽事,也能孵化鄉村體育IP。”(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