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銀行再交亮眼答卷,“三好學生”始終令人放心!江蘇銀行半年報出爐

8月22日晚間,江蘇銀行發佈2025年半年報。今年上半年,該行實現營收448.64億元,同比增長7.78%,實現歸母淨利潤202.38億元,同比增長8.05%。年化ROE爲15.64%,年化ROA爲0.96%。不良貸款率0.84%,撥備覆蓋率331.02%。在同業競爭加劇、經營壓力延續的行業大背景下,江蘇銀行以積極爭做執行政策、遵從監管和市場表現“三好學生”的實幹實績,再次交出一份亮眼的半年度“成績單”。讓我們透過這份半年報中的幾組數字關鍵詞,解讀該行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的堅實步伐和核心密碼。

營業收入448.64億元

經營質態穩中有進

江蘇銀行半年報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該行資產總額4.7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1.16%;各項存款餘額2.5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0.22%,各項貸款餘額2.4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5.98%。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48.64億元,同比增長7.78%,實現歸母淨利潤202.38億元,同比增長8.05%。年化ROE達15.64%,年化ROA達0.96%,經營質態持續穩居行業前列。

江蘇銀行這份半年度“成績單”延續了一季度的穩健勢頭,業務發展劃出了清晰的上升曲線,資產增速較一季度提升了8.32個百分點,貸款增速較一季度提升了8.02個百分點。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淨息差收窄的大環境下,江蘇銀行仍能保持穩健的增長,離不開兩大“動力源”的有力支撐。半年報顯示,江蘇銀行上半年實現利息淨收入329.39億元,同比增長19.10%,實現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31.86億元,同比增長5.15%,“利息”“中收”雙輪驅動拉動業績穩健增長。

憑藉出色的發展質態,在英國《銀行家》雜誌公佈的2025年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中,江蘇銀行排名進一步提升至第56位,較上年提升了10位,在《財富》中國500強排名第162位,蟬聯全國城商行第一。

貸款餘額2.43萬億元

助力經濟大省挑大樑

江蘇坐擁雄厚堅實的產業根基、豐富優質的科教資源、優良多元的營商環境,是孕育和催生新質生產力的沃土。作爲省內唯一一家省屬地方法人銀行,江蘇銀行深度融入區域發展脈絡,通過與地方經濟同向發力、同頻共振,爲江蘇經濟大省挑大樑提供堅實金融支撐。半年報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江蘇銀行各項貸款餘額2.4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5.98%,其中,對公貸款餘額1625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2.20%,個人貸款餘額6955億元,較上年末新增207億元。

江蘇是製造業大省強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連續多年蟬聯全國第一,近年來,江蘇銀行充分發揮主場優勢,重點圍繞裝備製造、節能環保、電力熱力、信息技術等領域,強化製造業企業服務支持力度。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末,江蘇銀行製造業貸款餘額360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8.90%,佔對公貸款餘額比例達22.20%,基礎設施貸款餘額691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1%。

經濟大省挑大樑其中一個着力點是“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江蘇銀行以服務挑大樑的責任擔當紮實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助力江蘇推進高水平科技強省建設。該行率先參與科技廳在全國首創的“蘇科貸”成果轉化專項風險補償產品,已服務企業超萬家,此外,江蘇銀行聚焦服務重點產業升級,圍繞江蘇“1650”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一鏈一策”出臺超40條產業鏈服務方案。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末,江蘇銀行科技貸款餘額2740億元,高質量科技企業授信覆蓋度較上年末提升1.9個百分點。

綠色金融作爲建設金融強國的“五篇大文章”之一,是支持經濟和社會低碳綠色發展的重要工具。江蘇銀行錨定打造“國內領先、國際有影響力”的綠色金融品牌這一目標,近年來在綠色金融領域持續深耕發力、跑出發展加速度,該行於2023年當選“聯合國環境署金融倡議組織(UNEP FI)銀行理事會”中東亞理事單位,成爲入選理事會的唯一一家國內銀行機構。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末,江蘇銀行集團口徑綠色融資規模突破720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2.1%,綠色資產佔比超16.4%,較上年末提升1.4個百分點。

作爲服務實體經濟、助力民生髮展的重要支撐,普惠金融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扮演着關鍵角色。立足“金融爲民”理念,江蘇銀行從優化經營模式、擴大服務覆蓋強化產品適配、提升客戶體驗等幾大維度持續優化金融服務供給,推動普惠業務不斷擴面提質。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末,江蘇銀行小微貸款餘額超7500億元,普惠型小微貸款餘額2358億元,較上年末新增253億元,涉農貸款餘額達2900億元,該行上半年新拓普惠小微客戶2萬戶,服務新型農業主體1.2萬戶。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觀體現。今年年初,江蘇銀行升級推出2025年消費提振專項行動,發佈發展消費金融助力提振消費的“20條”惠民舉措,緊跟國家以舊換新政策導向,推出全場景、多品類的以舊換新專項活動。近年來,江蘇銀行在拓寬消費增長空間方面大膽嘗試,圍繞“金融+場景”服務生態不斷跨界創新,從攜手博物館發售聯名產品,到冠名“銀河左岸南京金牛湖茉莉花音樂節”,再到最近火熱的“蘇超”比賽,江蘇銀行把客戶的熱點、熱情、熱愛轉化爲多元消費活力,爲當地經濟注入強勁金融動能。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末,江蘇銀行新增消費貸客戶13.94萬戶,是去年同期的1.88倍,綠色消費貸款餘額較去年同期增加36%。

不良率0.84%

風控體系再升級

面對愈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商業銀行想要實現穿越週期的“穩”,不僅要提升業務能力,更要時時淬鍊風控能力。江蘇銀行以一份“不良率歷史最優、關注類貸款比例下降”的成績單,再次驗證了頭部城商行的經營韌性。半年報顯示,江蘇銀行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的0.89%進一步降至0.84%,創上市以來最優水平,其中,關注類貸款比例爲1.24%,較上年末下降0.16個百分點。

資本充足率是衡量資本相對於其風險加權資產的比例,反映了金融機構在面對風險時的緩衝能力。2025年上半年,江蘇銀行在派發了39.35億元分紅的基礎上,各項資本充足率指標均較一季度末有所回升,其中,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46%,較一季度末回升0.13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11.17%,較一季度末回升0.4個百分點,強勁的內生增長動能再次彰顯了這份成績單的“含金量”。

從長期主義視角看,自2016年上市以來,江蘇銀行始終保持資產質量穩步提升的向好趨勢。根據定期報告數據,該行不良貸款率已經連續9年呈現下降趨勢,從2016年末的1.43%下降至2024年末的0.89%,今年以來,不良率更是逐季下降,這一持續優化的趨勢,不僅直觀印證江蘇銀行在風險管理體系建設上的顯著成效,更標誌着其資產質量在長期經營中實現了持續改善和提升。

據其半年報顯示,江蘇銀行緊隨外部形勢變化,不斷優化內控案防機制,深入推進風險管理體制改革,將原有“1+3+N”風控體系擴大範圍,升級形成“2+5+N”風控管理體系,可以說,江蘇銀行正是通過智慧化防控體系快速迭代來促進風險管控水平不斷提升。

股價漲幅20.97%

市場認可度屢創新高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夏普將資產收益拆解爲兩部分:隨市場整體波動產生的β收益,以及超越市場平均水平的超額α收益。去年以來,銀行板塊憑藉高股息優勢實現漲幅跑贏大盤,成爲A股市場獲取“α收益”的典型代表。進入2025年,投資者對銀行股熱情不減,銀行板塊年漲幅達11.80%,其中,江蘇銀行更是整個板塊的三好學生代表,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8月21日,該行股價報收11.31元/股,年漲幅達20.97%,高於板塊漲幅9.17個百分點,在上市銀行中位列第7。憑藉出色的市值表現,江蘇銀行於今年6月首次被納入富時中國A50指數,成爲A股唯一被納入該指數的城商行。

今年以來,主流機構對銀行股的配置熱情仍在持續升溫。招商證券、中金公司、廣發證券等多家券商紛紛給予江蘇銀行“強烈推薦”“跑贏行業”“優於大勢”評價。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已有公募基金、保險等主流機構共414只產品持倉江蘇銀行,在42家上市銀行中排名前4位。2025年第二季度,公募基金前十大重倉銀行股中,江蘇銀行的持倉比例在銀行板塊中排名第二。

董監高等“關鍵少數”的增持行爲向來被市場視爲重要的信心指標。7月9日,江蘇銀行發佈了董高監等自願增持該行股份計劃實施完畢的相關公告,公告顯示,該行的董監高等增持主體已順利完成自願增持計劃,實際增持金額達2427.82萬元,不僅超額完成2000萬元的原定目標,更是比原計劃提前3個月完成,充分傳遞管理層對未來發展、業績增長以及股價穩定的堅定信心。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江蘇銀行已爲上半年交出一份含金量十足的半年度“成績單”,如今,站在下半年的新起點,江蘇銀行將繼續在服務實體經濟中續寫高質量發展的精彩答卷。

本文僅供參考,不作爲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