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三兄妹祭祀時燒燬山林,四年來補種樹4000餘株

新京報訊(記者吳淋姝)近日,三兄妹祭祀時燒燬山林、補種樹4000餘株的消息引發關注。3月12日,植樹節當天,新京報記者從江蘇省灌南縣人民法院瞭解到,被告人從“失火者”到“護綠人”的身份轉變背後,是一場歷時近2000天的造林修復。

新京報記者獲悉,2019年9月22日下午,仰某梅兄妹三人相約前往連雲港市花果山街道的一處山林燒紙祭祀先人,不慎引發火災。三人在撲滅明火後未仔細查看,離開後闇火復燃導致大面積山林燒燬,過火林地面積37.04畝,燒燬樹木1138株。公訴機關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請求判令三被告賠償損失、修復環境等。

2021年3月,仰某梅因失火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緩刑兩年,兄妹三人連帶賠償生態環境損失39萬餘元,並在涉案地補種1500棵黑松和500棵朴樹。仰某梅坦言,這份判決既是責任,同時也是改過自新的機會。

灌南法院經審理認爲,破壞森林資源案件核心是受損生態環境的修復。判決不是終點,修復纔是關鍵。爲確保修復方案的科學合理性和可實施性,灌南法院聯合修復方案出具方和專家輔助人對修復方案進行公開論證。

判決後,仰某梅兄妹購買樹苗,並發動親朋好友及山林周圍村民清理現場,挑樹上山,運水栽植。爲保證生態修復效果,仰某梅兄妹在完成苗木栽植後,按照修復方案又進行了爲期三年的養護。

據瞭解,剛栽植的兩週內,兄妹三人每天都要帶着村民到山上爲4000多棵樹苗澆水,在乾旱季節保證一定的澆灌頻率,秋冬季節及時清理雜草以消除火災隱患。四年來,仰某梅兄妹累計補種黑松、朴樹共計4016株,在專家的指導下還搭配了梔子花和紅葉石楠。

2025年3月7日,植樹節前夕,灌南縣人民法院灌河流域環境資源法庭邀請曾經的“被告人”仰某梅兄妹、該案專家輔助人——連雲港市林業技術指導站林業科科長、林業高級工程師黃建庭重返6年前的失火現場。

“補種的黑松苗情表現優秀,紅葉石楠雖有少部分死亡,但總體成活率達到95%以上,過火場地喬木層、灌木層和草本層植被覆蓋度也已經恢復到較好的狀態。”黃建庭表示。

灌南法院認爲,判決不是目的,喚醒責任、修復生態、教育羣衆纔是司法的價值所在。從“失火者”到“護綠人”,當最後一片焦土被綠色覆蓋,這場持續1993天的生態救贖已超越個案意義。

編輯 彭衝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