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擬建立全省統一的就業公共服務平臺
原標題:《江蘇省人力資源市場條例》出臺(引題)
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更規範更多樣更專業(主題)
新華日報訊(記者 陳月飛) 3月27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江蘇省人力資源市場條例》。該條例針對現實問題補充細化法律和行政法規,規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市場行爲,提高人力資源市場監管能力,爲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江蘇已建成以114家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6600多家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爲運行主體,覆蓋城鄉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每年爲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提供招聘、就業、流動等各項服務超過1000萬人次。條例對建設政府市場互補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作出系統規定,既明確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負責免費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範圍,規定爲流動人員提供人事檔案基本公共服務不得收取相關費用,也鼓勵依法設立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多樣化、專業化服務,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還可通過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提供公益性人力資源服務。“條例支持建立區域性、有特色、規範化的零工市場,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爲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村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羣體提供就業支持。”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夏正芳說。
順應人力資源市場線上業務發展需要,條例要求我省建立全省統一的就業公共服務平臺,鼓勵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線上提供服務,明確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業數字化轉型、探索全產業鏈數字化的導向,支持相關服務機構推進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服務創新、產品創新。省人社廳副廳長顧潮表示,將堅持線下線上並重,既善於在線下“擺攤”,着力把就業服務嵌入到更多的羣衆生活場景中,也敢於在線上“吆喝”,持續優化升級數字化平臺,重點推廣直播帶崗新模式,不斷提高直播帶崗的就業成功率。
經多年培育發展,我省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取得顯著成績,爲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和優化人才流動配置提供了有力支撐,但仍存在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運作不規範,“黑中介”、虛假招聘等問題。條例作出針對性規定,列舉了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開展服務的禁止性行爲,明確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應當公平競爭,不得擾亂人力資源市場價格秩序,不得采取壟斷、不正當競爭等手段開展服務活動。條例還明確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處理個人信息要遵守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以及落實數據分類分級保護、數據安全風險評估、數據出境安全管理等制度,保障人力資源數據安全。
爲淨化市場環境,立法加強了市場監管。條例要求建立以信用爲基礎的分級分類監管制度,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落實經營情況年度報告制度,規定了“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制度,明確對舉報投訴比較集中、發生嚴重違法行爲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人社部門應當將其列爲勞動保障監察重點對象,並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警示約談,警示約談情況應當及時向社會公佈。“對人力資源服務領域的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夏正芳補充說。
條例將於今年“五一”勞動節當天正式施行。“我們將用好用足這個法治利器,會同社會信用綜合管理、公安、退役軍人事務、數據、市場監管等部門建立信息共享、跨部門綜合監管機制,依法完善監管措施,定期開展清理整頓專項行動,在督促企業依法招聘用工、規範人力資源市場、打擊‘付費內推’‘虛假招聘’等違法違規行爲等方面履職盡責。”顧潮說。
來源: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