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大學教師吐槽考覈“一刀切”:新增800餘門課程,有理科老師爲教學學時達標去教軍事理論
▲江蘇大學校園 圖據學校官網
一名研究員稱,儘管自己曾爲科研崗,以科研任務爲主,仍需完成32本科教學學時,由於校內課程飽和,難以完成考覈。有老師稱爲了讓學生選課,要承諾學生不點名不掛科,還要買奶茶才能好評。
記者注意到,江蘇大學課表顯示,2024年至2025年1學期比2023年至2024年1學期新增了800餘門課程。
爲完成教學學時
有老師承諾給每個學生買奶茶?
江蘇大學理科院系一名研究員告訴記者,自己曾屬於科研崗,此前,校內區分教學崗、科研崗、教學科研崗,針對科研崗,主要考覈科研成果,未曾有過教學要求,但2024年上半年開始,要求講師以上級別專任教師均需完成每年32本科教學學時。
對於這項考覈任務,這名研究員表達了不解,其認爲科研崗教師可以通過實驗室實踐等方式幫助增強本科生素養,或專注科研提升學校綜合實力。
“爲了完成教學學時,老師們都在找課上。”這名研究員稱,據其瞭解,爲了完成任務,教師們嘗試過新增選修課、去二級學院教學,甚至有理科院系教師選擇跨專業教學軍事理論相關課程,“我沒有完成。我試過開課,但是學生們不選,又取消了。”
在江蘇大學教職工開設的微信公衆號下,有教師反饋稱:“爲了讓學生選課,老師要承諾學生不點名不掛科,開課後還要給每個學生買奶茶,討好學生乞求好評,這樣才能第二年繼續開課。”
一名江蘇大學教師表示,自己此前爲教學科研崗,有過教學任務,如今可以完成32學時,但並不認同這種考覈方式。“32學時本身不算高,但學科之間不平衡,有的院系課程不夠老師分,有的院系,老師都上不過來。”
這名教師認爲,“讓擅長上課的老師專門上課,擅長科研的老師專門科研,教學科研都兼的老師還是教學科研積分打通。鼓勵科研搞得好的老師給本科生上課,作爲晉升或聘期考覈的要求,但不宜一刀切跟績效強行掛鉤。”
記者在江蘇大學教務處查詢的總課表顯示,2024年至2025年1學期比2023年至2024年1學期新增了800餘門課程。其中,生命科學學院課程由25欄增加爲79欄。最新課表顯示,如“生物化學(I)”“遺傳學”等同名課程,同時存在10欄課堂,課程號、課程地點、課程時間均相同,僅有教師不同,即一堂課“掛”上了10名教師。而生命科學學院官網顯示,目前生物科學本科專業學生61人,該內容更新於2024年1月。
汽車工程研究院開設課程欄數由0新增爲8個。該研究院官網介紹,研究院是學校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背景下設立的校級專職科研機構,現有教職員工63人,在讀碩士和博士研究生330餘名。
2024年至2025年1學期,開設“軍事理論”課程的教師中,包括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汽車工程研究院講師、農業工程學院講師等,出現跨專業開課情況。
▲江蘇大學相關考覈要求
未完成最低本科教學學時
不發獎勵性績效工資年底部分?
江蘇大學校長辦公室2023年12月30日印發的《江蘇大學教職工年終分類考覈與績效評價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顯示,專任教師總業績分包括基礎業績分和崗位業績分。基礎業績分是崗位基本工作量要求;崗位業績分是體現崗位貢獻度的高質量工作量要求。
各崗位設定了不同的基礎業績分、崗位業績分。本科教學學時屬於“崗位業績分”範圍內,相關標準表格顯示,除助教外,教授、副教授、講師的崗位業績分中均包含最低本科教學學時32個。
《辦法》標註,對於因學院本科教學課時數限制無法完成最低本科教學學時的專任教師,鼓勵承擔開設高質量的公選課或承擔江蘇大學京江學院核心課程抵扣最低本科教學學時,具體操作辦法由教務處制定實施。未完成當年崗位業績分中最低本科教學學時的,不發放獎勵性績效工資的年底部分。
記者注意到,江蘇大學校長辦公室2024年7月印發的《江蘇大學教職工工資管理辦法(試行)》顯示,基礎性績效工資按照崗位等級、年限劃分,多在每月千元左右,另有生活補貼每月1270元;獎勵績效與基礎增核標準,則爲助教十二級每年5.5萬元至教授二級每年15萬元不等。
江蘇大學2024年3月發佈的《江蘇大學2024年黨政工作要點》顯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績效工資標準體系,健全多元分類評價體制,進一步提高教學科研人員工作顆粒度等,相關舉措牽頭單位爲人事處。
記者就相關本科教學學時納入考覈的考量,諮詢江蘇大學人事處人事科,工作人員得知記者來意後隨即掛斷了電話。1月9日,記者聯繫江蘇大學人事處,工作人員稱,採訪需向校宣傳部聯繫。記者向江蘇大學黨委宣傳部諮詢對於教學學時考覈的考量、課程增加及教師跨專業上課原因、是否會考慮修改考覈方式等,截至發稿,暫未收到答覆。
紅星新聞記者 陳馨懿
編輯 郭莊 責編 鄧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