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精神 進化有感! 2026 年式 Mazda CX-60 33T AWD Premium Sport 試駕體驗

2026 年式 Mazda CX-60 33T AWD Premium Sport。 記者趙駿宏/攝影

在 Mazda 的世界裡,「人馬一體」從來不是一句浮誇口號,而是一種務實且獨具匠心的造車哲學。自 CX-60 推出以來,這款以縱置後驅平臺打造的中型 SUV,就被視爲 Mazda 跨足豪華市場的關鍵佈局。如今進化至 2026 年式的大更新,從底盤結構、變速邏輯甚至NVH 工程,這回 CX-60 的進化幅度可說是「一次到位,處處有感」。

2026 年式 Mazda CX-60 全面調整優化內部細節,打造更平衡的豪華SUV。 記者趙駿宏/攝影

這次試駕的車型爲頂規的 33T AWD Premium Sport,車色爲內斂的「御鉄黑」,雖然不是新車色「鋯石棕」有點可惜,但御鉄黑的車漆質感,在陽光照射下星砂的反射仍極具美感。

Mazda CX-60 33T AWD Premium Sport。 記者趙駿宏/攝影

Mazda CX-60 33T AWD Premium Sport。 記者趙駿宏/攝影

但真正讓人驚豔的,還是Premium Sport車內以棕色主調的全新內裝鋪陳,運用暖沙棕麂皮質感飾板搭配棕黑雙色真皮方向盤,與過往 Mazda 偏重黑灰色系的風格形成鮮明對比,與以往其他廠牌會讓人略顯老氣的駝色內裝不同,暖沙棕的色調與材質讓整體座艙氛圍躍升至另一種層級的精品感。

Premium Sport車內運用暖沙棕麂皮質感飾板搭配棕黑雙色真皮方向盤,暖沙棕的色調與材質讓整體座艙氛圍躍升至另一種層級的精品感。 記者趙駿宏/攝影

這組方向盤的握感相當不錯,加上雙色配置更具質感。 記者趙駿宏/攝影

12.3 吋中央資訊顯示幕支援無線Apple CarPlay和有線Android Auto。可惜螢幕依舊無法使用觸控。 記者趙駿宏/攝影

有別於現今新能源車款,CX-60 寬大的中央鞍座,有種老派但不老氣的豪華感。 記者趙駿宏/攝影

打開車門,棕色麂皮與皮革交織出一股東方精品般的溫潤氣息。這份由視覺而起的「暖」感,並未隨着長時間乘坐而淡去。中控臺、門飾板與座椅均採細膩縫線處理,結合日式工藝中的懸浮縫合(Kakenui)細節,營造出近年 Mazda 極力強調的職人美學。

中控臺、門飾板與座椅均採細膩縫線處理,結合日式工藝中的懸浮縫合(Kakenui)細節。 記者趙駿宏/攝影

中控臺、門飾板與座椅均採細膩縫線處理,結合日式工藝中的懸浮縫合(Kakenui)細節。 記者趙駿宏/攝影

中控臺、門飾板與座椅均採細膩縫線處理,結合日式工藝中的懸浮縫合(Kakenui)細節。 記者趙駿宏/攝影

CX-60 25S AWD Exclusive(含)以上皆配備大型全景天窗。 記者趙駿宏/攝影

實際乘坐,Nappa 頂級真皮座椅包覆性優異,雙前座皆配有臺灣市場最需要的「通風座椅」功能,副駕也具備 10 向電調,後座空間則維持中型 SUV 的水準,但得益於獨立出風口與厚實的坐墊設計,即使是長途乘坐也不顯疲累。

雙前座 Nappa 頂級真皮座椅乘坐感十分優異,並有通風座椅、十向電動調整含電動腰靠調整功能。 記者趙駿宏/攝影

有實體空調按鈕,並且雙前座都配備通風座椅相當實用。 記者趙駿宏/攝影

後座椅墊厚實,中間麂皮菱格紋造型十分精緻。 記者趙駿宏/攝影

後座出風口下方也配有兩組 Type C 充電孔。 記者趙駿宏/攝影

唯一較令人詬病的就是後輪拱的設計太過突出,已經橫跨到後座椅面,即便後門開度夠大,但在後座上下車時仍要稍微閃避才能入座。

唯獨後輪拱實在有點突出,上下車需稍微注意。 記者趙駿宏/攝影

過往 CX-60 最大的駕馭魅力,來自縱置引擎、後驅驅動的架構加上近乎完美的 50:50 配重,但即便 Mazda 爲了跨足豪華領域做了很多努力,在豪華與運動感的平衡拿捏,還有一些車身反應的細微調整都還在摸索,導致前期剛推出的 CX-60 有收到乘坐反饋不如預期的評價。因此,本次改款的重點放在懸吊細節和機械結構的優化。

Mazda CX-60 33T AWD Premium Sport。 記者趙駿宏/攝影

這趟實際行駛在北部臺三線的市郊與山區路段,首先感受到的是底盤對路面起伏的吸收能力明顯提升。懸吊系統的調校 Mazda 透過降低「後懸吊」彈簧剛性、提升減震阻尼與重新設計襯套角度,有效改善了以往 CX-60 車尾過硬的懸吊反應。走在碎石與補丁不少的山區產業道路上,車身不再頻繁上下起伏,而是穩定地貼着路面滑行。KPC 車身平衡控制系統則在快速進出彎時發揮作用,降低側傾之餘也增添了駕馭信心。

Mazda CX-60 33T AWD Premium Sport。 記者趙駿宏/攝影

轉向方面,本次更新將前懸吊轉向節點下移、降低前軸重心,並優化動力輔助邏輯,減少舊年式方向盤轉起來過重的問題,提供了更輕盈滑順的方向盤回饋感。特別在低速回轉、停車或繞行彎道時,方向盤不再顯得沉重,反而更貼近歐系豪華 SUV 的調性。

Mazda CX-60 33T AWD Premium Sport。 記者趙駿宏/攝影

33T 車型搭載的 e-SKYACTIV G 直列六缸渦輪引擎,是 Mazda 爲提升動態質感所打造的全新動力單元,搭配 48V 輕油電系統,輸出達 284ps/45.9kg-m,不論市區低速或高速超車,皆展現出綿密且不張揚的加速性。

e-SKYACTIV G 直列六缸渦輪引擎,搭配 48V 輕油電系統,輸出達 284ps/45.9kg-m。 記者趙駿宏/攝影

e-SKYACTIV G 直列六缸渦輪引擎,搭配 48V 輕油電系統,輸出達 284ps/45.9kg-m。 記者趙駿宏/攝影

起步時的輕快反應,來自變速箱與離合器的協同邏輯更新。在過往較爲明顯的低速頓挫,如今已被修正至幾乎無感,車輛從靜止加速到中速區間變得更爲線性、直接。尤其在連續爬坡或山路重煞情境下,捨棄扭力轉換器改用離合器片的 8AT 降檔反應與引擎剎車銜接更爲順暢,整體動態節奏清晰、可預期。

Mazda CX-60 33T AWD Premium Sport。 記者趙駿宏/攝影

即便從帳面上看來,3.3升的排氣量僅輸出284 ps真的是相當保守的設定,但排量大加上多缸數的線性動力延伸,完全不是小排氣量引擎打高增壓把數字衝高可以比擬的,就感性的部分,有六缸當然是選六缸!

Mazda CX-60 33T AWD Premium Sport。 記者趙駿宏/攝影

另外 NVH 靜肅工程是這次進化另一大亮點。工程團隊針對隔音材質進行全車覆蓋優化,從高密度防火牆、門板吸音棉到雨刷蓋縫隙止震膠,每一項看似微小的改變,都帶來實際體感上的「安靜」。

Mazda CX-60 33T AWD Premium Sport。 記者趙駿宏/攝影

在道路實測上,無論前排或後座都能明顯感受來自輪拱與底盤的雜音降低;配合 ASE 主動聲音輔助系統,讓引擎運轉時維持自然聲調之餘,又不過度高亢,打造出適度沉穩的行車氛圍,也能讓駕駛保有引擎聲浪的駕馭享受。

切換Soprt模式後,除了油門反應更快外,引擎聲浪也配合 ASE 主動聲音輔助系統,更爲渾厚悅耳。 記者趙駿宏/攝影

33T AWD Premium Sport 搭載完整的 i-ACTIVSENSE 智慧駕駛輔助系統,包括全速域車距控制巡航(MRCC)、車道維持、盲點偵測、後方橫向警示、智慧煞車輔助等功能皆爲標配。更新增後座側氣囊與乘客膝部氣囊,全車標配 9 氣囊,防護範圍再升級。

後座ISOFIX也升級標配i-Size 兒童安全座椅固定裝置,是歐盟最新、最嚴格和最高級的安全標準。

完整的 Level 2 等級輔助系統,在長途駕駛時能夠有效減輕負擔。 記者趙駿宏/攝影

後座也升級標配i-Size 兒童安全座椅固定裝置。 記者趙駿宏/攝影

進階智慧頭燈具備行人標記功能,夜間照明效率與精準度提升,在夜間山路或偏鄉行駛時更具安全感。搭配 360 度環景影像與 See Through View 模式,停車入位或窄巷行駛時也更爲直覺安心。

360° 環景輔助系統畫質也還算不錯,還有See Through View 超廣角影像輔助系統。 記者趙駿宏/攝影

CX-60 並不急於取代歐系豪華 SUV,而是以一種更貼近駕駛者視角的姿態,重構人與車之間的互動關係。從底盤優化、動力順暢、靜肅升級到更具個性的棕色座艙,2026 年式 CX-60 的每一處進化,都能對應到現代用戶對「完整駕馭體驗」的期望。

對於在意細節、重視駕馭質感,又希望座艙能與衆不同的買家來說,有着暖沙棕內裝的 CX-60 33T AWD Premium Sport,正是 Mazda 匠人精神給駕駛者的成熟迴應,一種不喧譁、不妥協的存在。

Mazda CX-60 33T AWD Premium Sport。 記者趙駿宏/攝影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