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納部定專科…感染科新血銳減去年全臺僅14人 臺大醫:還沒完全放心
衛福部上週預告,將感染科及重症醫學科納入部定專科。圖/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近期公告,要將感染科及重症醫學科納入部定專科,屆時全臺合計將有25個部定專科。我國去年僅新增12位感染科專科醫師,難以應對可能的傳染病疫情,衛福部將此舉視爲改善人才培育的做法之一。不過,感染科醫師對此並非完全樂觀,擔憂成爲部定專科,將被賦予更多任務,若無相應報酬配套,反而恐讓年輕醫師止步。
臺大醫院內科部主任、感染症醫學會前秘書長王振泰說,學會目前並未設有專科執照核發人數上限,過去多年來每年新增專科醫師人數約2、30人,但去年銳減至只剩12人,其中臺大醫院共招募到3人,佔全國4分之1,臺大人力足夠,但對其他醫院並非好現象,納入部定專科雖表示政府肯定感染科醫師的能力及付出,但他「一則以喜,一則還沒完全放心。」
王振泰表示,感染科醫師不只看診,還肩負應對新興傳染病重任,納入部定專科只是第一步,需有完整攬才、育才計劃及配套,「除重視之外,要帶來實質層面改變,才比較容易招募新血」,成爲部定專科,代表感染科可能被交付更多業務,應有相對應報酬及誘因,「否則對年輕醫師而言,還有其他選擇,未必會選感染科。」
臺大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古世基說,部分醫院人力吃緊,因住院醫師缺乏,剛完成主治醫師訓練的重症醫學科醫師,就要上場擔任值班醫師,面對高風險病人,不少醫院花費薪資,提供薪資、值班費加給,加入部定專科後,期待衛福部以行政作爲及相關措施,提供重症醫界相應獎勵,學會在政策溝通及討論上,也能與政府較有效的討論。
古世基說,重症醫學領域多元,包括胸腔科、心臟科,甚至外科、麻醉等科別,照顧病人樣態不同,目前透過聯甄委員會執行訓練,並進行品質監測,納入部定專科,可望讓相關制度由政府明確訂定,確保各家醫院訓練品質,並挹注資源用於醫師訓練。另,也有助強化偏鄉重症照顧,包括使用遠距醫療,確保偏鄉患者醫療品質。
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說,重症醫學與感染科在修法前歸類爲次專科,學會爲人民團體,沒有登錄受訓人數的義務,修法爲次專科後,「最大關鍵是人力需登錄管理系統」,由中央統一管理髮放多少張專科證照,從住院醫師訓練開始,就會訂出各家醫院訓練員額,進行人力管控,也能掌握訓練完後醫師流向,是留在醫院任職還是進入診所,這是納入部定專科最大目的。
目前我國共23部定專科,訓練人數設有天花板,全臺每年訓練容額爲1550人。劉玉菁表示,新增這2個專科後,會再由衛福部「住院醫師計劃認定委員會(RCC)」討論,決定是由25個專科共享現行1550員額,或增加一定額度。除管理專科醫師的「量」,也會藉由要求各家醫院訓練住院醫師的標準,提升感染科、重症醫學專科醫師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