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萬安推「傾聽日」!親曝大兒子壓力大 嘆:這代孩子太辛苦

臺北市長蔣萬安13日表示,從旁觀察升國三的大兒子及同齡孩子,面對的課業、人際壓力,都比他在求學時還要辛苦,所以希望能夠多點溝通少點焦慮,打造順暢且幸福的溝通文化。(臺北市教育局提供)

孩子與家長間建立起溝通橋樑,是良好親子關係的不二法門,臺北市教育局在114學年度力推家庭「傾聽日」,與家長會及家庭教育中心合作,提供家長傾聽工具,引導親子開啓對話。臺北市長蔣萬安13日表示,從旁觀察升國三的大兒子及同齡孩子,面對的課業、人際壓力,都比他在求學時還要辛苦,所以希望能夠多點溝通少點焦慮,打造順暢且幸福的溝通文化。

教育局爲強化學生全人發展與心理健康素養,透過課程整合、跨系統合作、教案創新與校園文化轉型,自113學年度起積極推動社會情緒學習(SEL),培養學生的「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會覺察、人際關係技巧、負責任的決定」能力。

爲讓家長也能從中輔導孩童情緒學習,臺北市教育局長湯志民今出席臺北市114學年度公私立中等學校校長會議時表示,教育局自114學年度力推家庭「傾聽日」,鼓勵親子每週至少1次聆聽時光,並透過5個「聆聽百寶袋」的方式引導家長開啓對話,包括「以友善的方式開啓對話、不急着問爲什麼、用自身的感受溝通、不猜測、整理想法與情緒」,盼能降低學童間的霸凌案件、性平案件、自殺自傷、偏差行爲。

蔣萬安說,自己從旁觀察升國三的大兒子及同齡孩子,面對的課業、人際壓力比他在求學時還要辛苦,且國外老師也分享,手機跟網路伴隨現在的世代成長,網路會讓孩子更容易失去耐心,社羣媒體不實的訊息也會形塑孩子的價值觀,長期沉浸在社羣媒體裡也會讓孩子不習慣被拒絕、處理衝突,因此希望能夠幫助家長打造親子間順暢且幸福的溝通文化,讓這個世代的孩子多點被理解的機會。

臺北市家庭教育中心主任官月蘭說明,8月16日安排心理師講堂,協助家長聆聽孩子的心聲,名額爲100名,報名人數已有80人,9月開學後各校也會訂定「傾聽日」,與家長會及家庭教育中心合作,提供家長更多傾聽工具,引導家長如何從日常生活中與孩子交流,從中瞭解孩子的需要。

教育局說明,老師可以在聯絡簿上出作業,例如讓學生主動問爸媽如何認識,親子雙方藉此可以有更多交流,也會給予有確實推動的學校獎勵,包含新臺幣3萬元家庭教育推動獎勵補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