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旅程變成日常 數位遊牧探索無界

臺北有許多不限時的咖啡廳附有插座與網路,是許多數位工作者的工作基地。 (攝影/蘇立坤)

【文・張寅 攝影・蘇立坤、王均峰、林俊耀、何宗升 圖・洛Luo】

早在1997年,前日立公司CEO牧本次雄於《遊牧上班族》一書中提出「數位遊牧」一詞,並描繪出「沒有辦公室的公司」與「四處旅行的上班族」的嶄新構想,時至今日,這個想像正逐漸成爲現實。

數位遊牧 重新定義工作模式

「數位遊牧」一詞,顧名思義是指不斷移動的生活狀態。現爲新創公司Slasify營運長,同時也是社羣「Remote Taiwan」共同創辦人葉濬慈觀察指出,數位遊牧工作者多數擁有個人事業或是數位相關的技能,可以更彈性安排自己的時間,因此能夠一邊工作,一邊遊牧於不同國家、體驗不同文化。

只要帶上筆電,隨處都是數位遊牧者的辦公室。 (攝影/蘇立坤)

Remote Taiwan是臺灣最早討論遠距工作的社羣之一,葉濬慈回憶,「2017年社羣剛成立時,大家對此概念還很陌生,所以我們開始不定期舉辦聚會,交流視訊會議心得、如何收取遠端客戶款項等實務技巧。」隨着科技進步與COVID-19疫情的推波助瀾,遠距工作成爲一股新潮流,企業對此類工作型態的接受度也逐漸提高,近年更有許多公司開始思考如何支持遠距工作者在全球合法落地、薪資發放等議題。

與此同時,不同型態的數位遊牧也應運而生,其中越來越多數位遊牧者選擇「慢遊牧」(slomading)模式,他們減少遷移的頻率,傾向在一處停留半年甚至更久的時間,藉此放慢腳步,深度體驗在地文化。

自兩年前開啓數位遊牧生活的洛Luo表示,「我覺得『遊牧』本身是一種狀態,快或慢取決於當下的心情與生活節奏,有些地方引起好奇心、想深入瞭解,就會待得久一點,如果不感興趣,也能隨時移動至不同地域,這樣的自由感,正是遊牧最吸引人的地方。」她更指出,新世代的工作者更在意自我實現,更願意去追求不同形式的生活方式,這樣的轉變讓數位遊牧變成時代趨勢。

友善城市 自在迎接多元族羣

數位遊牧者選擇旅居地的考量因素衆多,除了航班便利性、外國人在當地飲食、交通等生活的友善程度,甚至連日照充足與否等日常細節也會納入評估。而一座城市的「包容性」,更攸關數位遊牧者能否自在地工作與生活。對比在其他國家生活的經驗,葉濬慈指出,「臺北的居民組成相當多元,對不同宗教信仰或LGBTQ+等族羣也相當友善。」在臺北,不論是何種性別、國籍、族羣的遊牧者都能安心駐足。

西門町「6號彩虹」地景代表臺北的多元包容,象徵遊牧者可在此自在生活與工作。 (攝影/王均峰)

除了城市氛圍及民情,基礎設施則直接影響遠距工作的效率及便利性。葉濬慈認爲,「網路普及性」與「電力供應」即是關鍵,臺北市有興盛的咖啡風氣,加上網路建設友善,不僅咖啡廳的密度極高,且多數設有無線網路與插座,甚至連便利商店也配置桌椅,提供極具彈性的工作場域。

城市的安全性對數位遊牧族來說也十分重要,葉濬慈表示:「安全方面不只要犯罪率低,更是一種全方位的安心感。在臺北,不論是在餐廳或咖啡館,可以暫時離開座位,卻不必過度擔心個人物品遺失,這樣的生活經驗在許多國家並不常見,今年3月歐洲旅遊平臺Holidu公佈的『全球女性數位遊牧者最安全城市』排行榜中,臺北能在200座城市中名列第一,不是沒有原因。」

臺北完善的公共運輸系統,讓數位遊牧者能更輕鬆自在地探索城市。 (攝影/林俊耀)

而臺北豐富的餐飲文化也讓各地遊牧者倍感親切。葉濬慈舉例,他的新加坡與香港同事來臺時,就獨愛西門町實惠又美味的日本料理。此外,臺北市更曾被素食資訊網站The Vegan Review評爲「最適合素食數位遊牧者的目的地」第一名,具滿足遊牧者多元飲食需求的優勢。

臺北的飲食選擇相當多元,素食者也能找到美味的蔬食料理。 (攝影/何宗升)

遊牧旅程 絕對自由伴隨挑戰

遊牧足跡遍及泰國、日本、義大利、峇里島、新加坡、法國與上海的洛Luo分享:「『遊牧』雖然是一種看起來很自由的狀態,但在這樣的工作模式裡,要去哪裡、今天該完成哪些事,都取決於自己,實際上是個需要高度自律及責任感的生活模式。」她更分享自己的遊牧哲學即是:「一邊工作、一邊體驗人生,並從旅途的不確定感中找到樂趣。」

對洛Luo來說,截至目前的遊牧經驗,得到的最大啓發不是特定事件,而是旅途中對「差異」的覺察。她觀察到,臺灣是一個相對和諧的社會,城鄉落差不大,生活的基本所需多半能輕易滿足;但身處異國他鄉,她明顯感受到資源分配的不均,以及城市氛圍的差距,這些經驗讓人不再把習慣的事物視爲理所當然,進而更清楚自己想追求的生活樣貌,同時更能換位思考,不再輕易被單一標準牽着走。

現正旅居曼谷的洛Luo認爲,一邊工作、一邊體驗人生,是「遊牧生活」最迷人之處。 (圖/洛Luo)

除了收穫,數位遊牧生活同樣伴隨着挑戰。洛Luo以自己在泰國的經驗爲例,許多數位遊牧者僅會在一個城市停留數週,身邊的人來來去去,往往缺乏穩定的人際連結,「與孤獨感相處」是遊牧族必須克服的問題。正因如此,旅途中的每次相遇都格外珍貴,也正是這份不確定性,讓遊牧生活充滿驚喜與樂趣,也成了許多人憧憬遊牧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全球數位遊牧浪潮下,工作與旅行的界線逐漸模糊,越來越多人跳脫傳統的工作型態,藉由不斷變動的旅程,探索更多樣的生活節奏。

【完整內容請見《臺北畫刊》682期】。

臺北畫刊682期-感官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