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日記中提二二八:更證明「政治是不留情的」
國史館提供
國史館提供
國史館提供
國史館提供
國史館提供
國史館提供
國史館今天開放第六批兩蔣日記數位檔供外界使用。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後,蔣經國與白崇禧來到臺灣,蔣經國在日記中評論,從臺灣事件來看,更證明「政治是不留情的」,而自己又與此無情的事情發生了關係,「何其不幸也」。
蔣中正總統、蔣經國總統日記自2023年9月從美國史丹佛大學運回臺灣後,國史館即依年代順序進行整理編目及數位化,因部分年度之日記「原本」嚴重破損,爲儘早提供應用,改以該年度「抄本」進行整編及數位化作業,並自2024年起按季對外公開。
國史館表示,今天開放的兩蔣日記第六批資料總計6個年度,14卷,3934件,5810個數位檔,開放範圍分別爲《蔣中正日記》(1938-1941年)原本6卷,整編完成計2923件、3959個數位檔,以及《蔣經國日記》(1947年及1949年,其中1948年原本、抄本均缺)抄本8卷,整編完成計1011件、1851個數位檔。
國史館表示,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提供目錄檢索及影像閱覽服務,惟在日記著作權屆滿前,影像圖檔暫無法直接上網,須到該館臺北閱覽室閱覽抄錄。溯自2024年3月開始提供應用起,目前已累計開放36個年度、60卷。
1947年及1949年的《蔣經國日記》抄本,有二二八事件與政府遷臺等相關記事。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後,蔣經國與白崇禧一起來到臺灣。《蔣經國日記》1947年抄本3月11日記述「奉命赴臺灣視察團務」,3月12日「向父親請示有關臺灣諸事」。
蔣經國3月17日下午12時40分抵臺,3月19日上午10時30分離臺,不到48小時的訪臺行程,蔣經國日記記述:3月17日「九時四十分飛離南京……十二時四十分抵臺北,初來臺灣一切都感到新奇」。
3月18日「……今晨六時即起在『督辦官邸』前花園散步,看一草一木都是臺灣同胞的血淚。八時啓程乘汽車赴基隆,公路平坦非常,在基隆曾參觀砲臺三處,中午在要塞司令部午餐。下午一時返臺北,二時作草山之遊,並在溫泉沐浴,草山百花盛開,美景也。三時召集幹校留臺同學一百餘人講話,並視察青年團團部。」。
3月19日「陳長官爲急於提呈臺灣省府改組後之人選名單故促我今日返京。從客觀方面看來,陳儀似乎是想做一番事業,至於幹部之有好亦有壞,乃是一般現象。從臺灣事件來看,更證明『政治是不留情的』,而自己又與此無情的事情發生了關係,何其不幸也,今晨十時半離臺,……於五時十五分抵京,當即拜見父親報告臺灣情形。」。
1949年12月中華民國政府遷臺,而1949年這一年蔣經國日記多次述及遷臺前的準備。《蔣經國日記》1949年抄本1月21日記述:「父親決定辭總統職……下午四時十分侍父親飛離首都」。4月23日之記述:「……父親決定離開家鄉」。4月24日「送妻兒赴臺灣暫住……下午妻兒飛臺」。
1949年6月蔣中正選定臺北草山(陽明山)作爲總裁辦公室的所在地,蔣經國於8月1日寫道:「總裁辦公室今天正式開始辦公」。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10月17日蔣經國日記寫道「廈門失守臺灣受威脅」,12月7日「政府決定遷臺灣」,12月10日「父親原定今晨離蓉,因爲要知雲南真實情況,延至下午二時起飛,在機場遇到胡宗南、王陵基相顧黯然,在鳳凰山起飛,回首成都平原,低徊不已,七時三十分安抵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