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觀察】乘勢而上 搶佔數字汽車制高點

(原標題:【江淮觀察】乘勢而上 搶佔數字汽車制高點)

數字汽車,意味着什麼?

8月8日,以“涌現聚變 智向未來”爲主題的2025中國(合肥)數字汽車先鋒薈暨整零共創對接會在合肥舉辦。會上發佈了一批整零共創的技術需求,來自汽車整車、零部件領域的企業負責人圍繞構建數字汽車創新生態深入交流研討。

會議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羣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合肥高新區管委會指導,省未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主辦,並得到合肥科技農村商業銀行大力支持。

當前,數字汽車正以“基因重構”之勢引領產業變革,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新四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態勢重塑整個產業格局。這一轉型過程中,數字技術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已成爲貫穿汽車研發、生產、應用全生命週期的“創新催化劑”。

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葉盛基的話來說,是“一次產業邏輯的顛覆”,即汽車不再僅僅是交通工具,而是能夠持續升級的“移動終端”。

汽車產業大變革的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數據顯示,我省上半年汽車、新能源汽車產量均居全國第一位。在此基礎上,要想取得下半場的先手優勢,還必須積極順應產業大變革的邏輯,做好前瞻佈局規劃,以開放之姿打造全新的數字汽車創新生態。

重塑汽車產業生態

究竟什麼是“數字汽車”?中國(合肥)數字汽車先鋒薈暨整零共創對接會上,各位企業界的“大咖”紛紛給出自己的定義。

“要說‘數字汽車’,離不開AI。數字汽車是算法和數據驅動的事物,它的本質是‘AI+汽車’。”省汽車戰略諮詢委員會執行秘書長、省汽車創新中心主任任林傑這樣描述。他認爲,數字汽車不僅是將智能化系統添加進去,更是一種“重塑”,整個技術體系、產業生態都被人工智能及其算法重新塑造。

這種重塑,反映在應用與功能上,是汽車已經突破了物理實體的概念,成了一個綜合性的“數據體”。

奇瑞汽車合肥研究院產品數字化部部長解祥敏認爲,汽車數字化不僅是純數字功能的疊加,而是把車變成了智能移動終端。

他打比方說:“表面上看,車還是車,可從功能上看,它已經不是一個車了,可能是移動的家,可能是移動的會議室,可能是移動書房。引入AI以後,可能孩子的教育都在車內進行。”

在汽車零部件企業負責人看來,數字汽車又意味着什麼?對零部件產業生態有何影響?

以汽車底盤爲例,格陸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兆勇認爲,未來的底盤肯定是智能數字底盤。這些年底盤是技術迭代最快的領域之一,底盤和整車智駕融合非常多,數字底盤將是數字汽車的基座。

“我年輕時喜歡開SUV,大家都知道SUV底盤比較高。過一段時間我喜歡轎車,因爲轎車更平穩。是不是車的懸架可以降下來?這就是智能底盤。”劉兆勇舉例道,未來的數字汽車將是“智能底盤+智能座艙+智能駕駛”。

構建“魚水”整零關係

未來,數字汽車普及後,整個汽車產業鏈勢必會發生巨大變革和重構,對於整車、零部件產業生態會帶來哪些影響?

與會的企業家和專家們一致認爲,數字汽車時代,原來的鏈式供應將逐漸轉化爲生態共創,帶來的是一種新型整零關係。

隨着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已有很多整車廠商開始自主研發甚至做垂直供應鏈,這或將對傳統零部件廠商帶來一定的衝擊和挑戰。與此同時,國內汽車市場內卷式競爭較爲激烈,整車廠不斷打價格戰,對零部件廠商造成“持續壓價”的高壓力,使得零部件廠商處於相對弱勢地位。

有企業家打趣地說,當前,國內的整車廠和供應商之間是“大甲方”和“小乙方”的關係。但在與會的零部件企業負責人看來,數字汽車的發展會重構整零關係。

“實際上,整車和零部件廠商應該是‘魚和水’的關係。”南京隼眼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施雪松表示,隨着數字汽車的發展,很多配件和系統要做到價低質優,要求很高,這需要專業的零部件供應商與車廠合作完成。在相當一部分領域,車廠和供應商之間的關係如能迴歸到“魚水”關係,對大家來說是共贏。

劉兆勇認爲,隨着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如今整車廠和零部件企業的關係是融合得更多了。“以前做ABS、ESP,你給我一輛車,我給你做完,驗收完了就完了,中間不需要整車廠參與。現在我們零部件系統必須要和整車結合起來,整車不同的車型要適配。”

研討中,大家認爲,數字汽車的發展會帶來許多技術層面的全新挑戰。專業事還要交由專業人來做,整車與零部件是不可分割的整體,零部件和整車廠一起攜手協同創新,才能構建數字汽車的良好生態。

搶抓機遇前瞻佈局

今年上半年,我省汽車產量149.95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73.09萬輛,均位居全國第一。

數字汽車對於汽車大省安徽意味着什麼?未來,我省又該如何搶抓機遇、前瞻佈局,跟上數字汽車的發展浪潮?

“數字汽車,帶來的是整個汽車產業的邏輯重構,它給安徽帶來的是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和機遇。”在葉盛基看來,從2020年到2024年,安徽新能源汽車產量從10.5萬輛飆升至168.4萬輛,增長15倍,排名從全國第4位躍升至第1位。這一發展成效,說明安徽有基礎、有優勢,更有必要加快開展數字汽車技術和產業創新,加快搶佔全球汽車產業發展制高點,爲中國汽車產業升級貢獻“安徽方案”。

任林傑表示,安徽汽車產量的持續攀升,緣於全省發展汽車產業上下一心,形成“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貫通的優良生態。面對汽車產業鏈的變革和重構,安徽要繼續推深做實以企業爲主體的科技創新,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加速突破,打造好汽車大省的良好生態,同時要積極“走出去”,將更多優秀的“中國品牌”“安徽品牌”輸送海外。

(本報記者 王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