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中國城市故事,推動文明交流互鑑

參考消息網2月27日報道 (文/夏文斌)城市是人類文明的匯聚地和創新動力源,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支撐。在當前經濟全球化時代,國家間各個層面的交往交流越發深入,城市更是國際交往最爲重要的交匯點之一。中國式現代化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需要更多城市向海外展示其獨特的風采,構建更多中外合作的橋樑,推動引領全球治理現代化。

豐富海外傳播內容與方式

城市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城市基於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以及由此產生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提高城市文化軟實力,可以將城市發展優勢和綜合實力轉化爲話語優勢。而如何將城市硬實力與軟實力結合,更好營造城市海外形象,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注意統籌各種要素,立體宣傳城市國際形象。在城市文化軟實力建設中,不能單打一張牌,而必須注重系統集成各種要素,形成國際傳播合力,特別是要注重經濟硬實力與文化軟實力的有機結合,與時俱進地展示城市國際新形象。北京、上海等海外交往好評度最高的中國城市,就是以政治、經濟、文化結合的立體式開放交流模式,依託外交互訪、高端論壇、出版展會等不斷豐富其海外傳播內容和方式,從而打造更加厚重、立體、生動的城市形象。

第二,注重展示中國式現代化最新成果。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正在深刻影響世界經濟社會發展進程,海外非常關注中國城市在現代化中的新理念、新舉措。

作爲中國“特區中的特區”,前海的一舉一動都頗受海外媒體關注。2024年,前海持續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高地”等形象,充分展示前海高水平開放博大情懷、獨特的制度創新優勢以及宜業宜居、綠色發展的城市形象,所有這些都引起國際輿論場的熱議,境外媒體對前海的關注度持續加強,前海海外形象認知度得到進一步提高。

天津舉辦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等有影響力的交流活動,南寧面向東盟國家打造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中國-東盟(南寧)戲劇周、“文化走親東盟行”等文化交流品牌項目,傳遞城市發展的創新理念和舉措,展示城市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新形象,產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伴隨科技發展,科技賦能國際傳播正成爲中國城市“講好中國故事”的利器。雲南紅河州正積極探索數智化國際傳播新路徑,依託臉書等海外社交平臺,以越南等爲主要對象國,通過中英、中越雙語講述城市故事、塑造城市形象。

第三,注重體現人文關懷。城市的國際文化傳播能否得到海外受衆的認同,取決於傳播內容中所積澱的人文關懷。這就要求我們在選擇傳播素材時,要注意將人文性和社會責任感放在重要位置,要將人類持續關注的問題納入到講述中,以更多直擊人心的講述,強化對人性、人心、人情的理解和思考,提升對人類所面臨的共同挑戰和問題的關注及迴應能力。

江蘇鹽城策劃“丹頂鶴遇上大熊貓”全球傳遞活動,讓丹頂鶴和大熊貓兩大國寶在線上相逢,上演奇幻之旅。通過創作跨界遊記海報、“CP奇遇記”動漫短片等系列創意策劃,邀約全球網友一起探索鹽城的生態與文化魅力。

四川成都充分發揮自身獨特優勢,從2017年起精心策劃併成功舉辦八輪“熊貓小記者”全球追訪“一帶一路”大型公益新聞接力活動。該活動以青少年爲參與主體,通過深入走訪“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交流活動,搭建起中外青少年友誼的橋樑,有力促進中外文化的深度交流與互鑑,爲塑造城市形象、進一步講好中國故事形成有效支撐。

展示“近悅遠來”城市魅力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應當以提升城市海外傳播影響力爲切入點,加大文明交流互鑑的力度,鞏固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成果,不斷推動和引領全球治理現代化。

第一,堅持將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意義的城市文化向世界推廣。文化軟實力是城市不可替代的名片,是祖祖輩輩生於斯長於斯的精神寄託,更是“近者悅,遠者來”的城市獨特魅力所在。立足於城市特色,梳理提煉城市形象中特有的精神品格並有效地加以對外傳播,這是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水平、擴大城市海外影響力的重要着力點。

孫悟空作爲智慧、勇敢、堅強的化身,一直得到中國人的喜愛。如何開發好、展示好這一優質傳播形象,“大聖故里”連雲港在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他們通過海媒賬號創新打造對外傳播動漫、對外傳播IP“孫”(Sun),開設《WanderlustwithSun》欄目,創新呈現方式,將實景照片與漫畫相結合,帶領廣大海外粉絲跟隨“Sun”的腳步,走進大聖故里,欣賞當地美景、品嚐當地美食、參與當地活動、瞭解風土人情、遊覽西遊勝境。

當然,提升城市傳播的海外影響力,有特色是前提和基礎,但想留住全球注意力,還需關注並研究國際傳播的通用語言和海外接受方式,將有特色內容與傳播規律相結合,使更多的外國人在能接受、便理解的文化傳播流程中受到影響和感染,進而主動參與到這種傳播生態中,這纔是城市文化傳播創新的根本目標。

許多城市傳播立足於全球文化交流的經驗積澱,不斷以國際化的視角和語言來助推城市特色化傳播,在海外接受度和認同度上下功夫,像貴陽、珠海等都積極運用國際通用傳播方式,結合城市旅遊、美食、體育文化活動等生動內容,積極打造有特色、與國際化相結合的傳播新生態,產生良好效果。

第二,堅持問題導向,以全球視角推動城市治理現代化。城市國際文化傳播要及時關注全球城市治理中所面臨的挑戰,及時挖掘和展示城市治理的新成就並加以有效傳播,唯有如此,這樣的傳播才更有力度和深度,更能引起全世界的廣泛關注,並內化到全球治理的方式方法創新中去。

2024年3月,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普華永道聯合發佈《機遇之城2024》報告,通過全方位跟蹤觀察中國城市治理的多向維度及成效,及時傳播中國城市治理的獨特思路和舉措,對於全球治理特別是全球城市治理水平提升有着特殊意義。

北京在“智力提升”“城市韌性”方面的舉措,上海在打造“區域重要城市”、高品質“文化與生活”方面的經驗,深圳在“技術與創新”“宜商環境”等方面的創新性探索,都引起高度關注。

作爲“走出去”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國企業正成爲“講好中國故事”的生力軍。2024年,寧波充分發揮300多家海外工廠及80萬海外員工的優勢,推出“百企百展”攝影展,全方位介紹中國企業治理和社會責任感等方面的成就和經驗,美聯社等海外媒體紛紛關注。

第三,堅持文明交流互鑑,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在新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全球治理現代化的根本目標,是評價全球治理得失成敗的根本標準。中國城市國際傳播必須聚焦這一主題,在豐富生動的傳播實踐中見微知著,不斷提煉提升國際傳播的價值意蘊。

深圳南山以“跨界+聯名”方式,推動城區IP與國際化商業IP、企業IP良性互動,特別是聯動國際知名商業IP寶可夢推出“尋夢南山——深圳灣奇趣新年季”活動,用國際頂流IP爲城區引流,爲海內外受衆更好地感受南山新形象提供有效支撐。準格爾旗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做法,包括參加世界品牌莫干山大會,邀請印度、尼日利亞等國家的網紅記者來準格爾旗開展“幸福就在這裡”主題參訪活動等,在文化交流互鑑中推進全球治理現代化。(作者爲南方科技大學中國式現代化深圳實踐創新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