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關稅壁壘影響 電子製造服務業 擴美產能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對等關稅衝擊全球供應鏈,臺灣科技大廠陸續擴大美國生產計劃。圖/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對等關稅衝擊全球供應鏈,臺灣科技大廠陸續擴大美國生產計劃,其中電子製造服務(EMS)業者更是馬不停蹄,如鴻海、廣達、和碩、緯創、緯穎、英業達等原先於美國皆有據點,如今更是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美國佈局,藉此降低關稅壁壘影響。

鴻海今年以來已有多個美國投資計劃,1月公告斥資1.28億美元(約新臺幣41億元)於加州購買土地與廠房,3月再度公告以1.42億美元(約新臺幣46億元)取得休士頓土地和廠房;4月時則公告取得Foxconn EV System LLC股權,交易金額爲2,660萬美元(約新臺幣8.64億元)。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先前表示,川普希望實現美國製造,對此,鴻海與合作伙伴在美國幾個地方都會有相關的安排、陸續進行中。

廣達去年底公告斥資2.3億美元(約新臺幣72.8億元)增資美國子公司QMN,同時今年資本支出預計提高至至150億~160億元,高於去年的142億元,主要用於擴充產能、開發新品、招募人才等。

廣達執行副總經理暨雲達總經理楊麒令強調,過去二年,廣達海外擴產幾乎都在美國,目前在加州、田納西州設有工廠,相較於其他業者而言,壓力比較小。

而以CSP爲客羣的ODM Direct直供商緯穎,也確定將落腳德州、購建新廠,並直接表態就是爲了因應美國關稅政策、地緣政治情勢變化下的穩定產供策略。此外,英業達亦將前進德州,建置在美境內的產能及交付量能。

至於緯穎及英業達的德州新廠建置,則可望自第二季推進新進度,預期緯穎將採購地自建的方式建置自有產能,英業達或將先以租廠修建模式以加速投產時程、快速因應客戶需求。

另外,緯創近二年已數度加碼在加州和德州的據點,並分別建置了針對AI GPU相關產品的在地研發暨試產中心,和售後服務維修中心。近日在輝達的投資計劃揭露下,緯創將再投注5,000萬美元以內金額,另於德州新設AI GPU產品量產之生產線,預計最快明年下半年陸續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