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對美順差反向操作 美國商機日首率臺商赴德州採購
爲降低對美順差,外貿協會反向操作「美國商機日」,主動動帶30家臺灣進口商到美國德州達拉斯市採購。(王玉樹攝)
臺灣對美貿易順差739億美元,導致我被鎖定較高對等關稅。外貿協會美西時間14日前進德州達拉斯開辦「美國商機日」,首度反向操作,主動帶30家臺灣進口商到美採購,希望展現我方重視貿易平衡的姿態。
不同於過往的美國商機日是邀請美方買主到臺採購,這次爲降低臺對美順差,貿協改變採購策略,帶領30家臺灣進口商到達拉斯辦理美國商機日,包括華立企業、永光化學、乾杯集團、新和食品、乖乖、童綜合醫院等,聯合主動向美方買東西。採購重點集中在加工食品、生技醫藥、化工原料、電機能源和電子零組件等五大領域。
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說明,這是第一次到美國做商機日活動,主要呼應接下來臺美經貿關係。現階段美國強調平衡貿易,美國商機日去媒合採購美方產品,代表對美關係一個善意的姿態,表示我方很重視貿易平衡,未來會加強對美採購。但他強調,比較大型的採購是國營事業這些去做,貿協則是負責促進中小企業採購合作。
至於來商機日賣東西的美方企業也有知名度,像是北美最大的脫水馬鈴薯供應商 Basic American Food、精品咖啡品牌 Verve Coffee、美國專爲國土安全與軍用開發殺菌系統公司 NeoSan Systems等共55家。
前來採購的30家廠商之一、代理塑膠原料、半導體設備、工業材料的貿易商華立,其資深經理李徵表示,因買當地原料就沒有關稅限制,加上在美國也有設公司,因此公司要加強Local採購,但這次沒有設定一個確定的採購數字。
從事鋰電池及電子材料批發的友量科技,總經理李志誠親自到現場洽商。他說無人機導入美國軍用、公家單位,需運用非紅供應鏈,因此相關材料供應,希望到美國購買,讓發展顧客不受限制。
做藥品、醫材進口的武昌貿易經理朱士傑表示,過去都從歐洲德國進口較多,但現在戰爭地緣因素,希望分散來源。這次採購金額設定20萬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