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魚”影響東南亞多國 中國氣象局全力提供支持服務

中新社北京8月26日電 (記者 陳溯)記者26日從世界氣象中心(北京)獲悉,24日起,今年第13號颱風“劍魚”逐漸影響東南亞地區,威脅越南、老撾、泰國等國家部分地區民衆生命財產安全,中國氣象部門深入踐行聯合國全民早期預警倡議,及時開展氣象監測預報服務,爲當地防災減災工作提供支撐。

23日,經國家氣象中心(中央氣象臺)、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等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成員單位專家聯合分析研判,世界氣象中心(北京)第一時間在其官方網站上發佈颱風預報信息,提示24日至25日,越南中部和北部地區將出現大到暴雨,部分地區降水量可達100毫米至180毫米,個別地區降水量可能超過280毫米,沿海地區將出現7級至8級大風,陣風可達9級至10級,老撾和泰國北部也將出現大到暴雨。

中央氣象臺第一時間與越南國家水文氣象總局預報中心溝通,提供颱風移動路徑、其在登陸越南時可能達到的強度以及風雨影響等關鍵預報信息並進行聯合會商。雙方針對臺風趨勢及災害影響保持密切溝通,共同築牢安全防線。

泰國氣象局啓動颱風“劍魚”監測,並根據上述颱風預報信息進行臺風預報分析和決策服務。

相關臺風預報信息也同步分享至老撾自然資源環境部氣象水文局。此前,在今年第6號颱風“韋帕”影響期間,該局通過與中國氣象局共建的預警信息發佈系統官方應用APP“DMH LAO”首次發佈颱風預警信息,爲其防範應對臺風和強降水引發洪水、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災害提供支持。

中央氣象臺發佈的“劍魚”預報信息,也同步在雲端氣象早期預警系統、國際氣象早期預警業務支撐平臺等發佈,供東南亞國家氣象水文部門參考使用,以攜手應對災害性天氣挑戰。

針對“劍魚”影響區域,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於24日19時啓動風雲四號B星快速成像儀的加密觀測,同時利用風雲三號等多源衛星開展臺風雲系、動力和熱力環境場、降水等多要素的三維立體監測,及時爲越南等國際用戶提供監測資料與服務產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