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提案11版本大亂鬥 朝野立委將針對扣除額加碼、免稅額擴大等攻防
綜所稅修法攸關全體納稅人,向來是朝野立委爭取選民認同的兵家必爭之地。聯合報系資料照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14)日將審查《所得稅法》共11案,朝野立委減稅提案五花八門,包含綜所稅免稅額、扣除額加碼,以及擴大股利所得合併計稅的可扣抵額度上限,今日將於財委會中攻防。
綜所稅修法攸關全體納稅人,向來是朝野立委爭取選民認同的兵家必爭之地。此次各立委及黨團共提出11案修法版本,鎖定扣除額加碼、免稅額擴大等樣態。
所得稅法各版本提案 圖/經濟日報提供
整理立委提案,共分爲三大類型。首先,國民黨立委羅明才提案,提高股利所得合併計稅的可扣抵額度上限。提案指出,現行股利合併計稅,可抵減率8.5%,是沿襲過去設算扣抵,先將股利所得併入綜合所得稅率計算後,再按營所稅稅率半數退還給民衆,隨着營所稅率從17%逐步調高至20%,可扣抵比率應提高至10%,同時配合2021年免稅額與標準扣除額調整,提高可扣抵上限也應從8萬元提高至8萬3,200元。
其次,國民黨立委謝龍介等人提案,主要針對免稅額,納稅人扶養12歲以下子女,免稅額提高50%,希望在少子女化時代,讓國人生得起,養得起。
最後是扣除額相關提案。例如列舉扣除額提案中,國民黨立委魯明哲提案認爲,時代變遷下,民衆繳納保費多已超過現行扣除額的2.4萬元上限,認爲保險費列舉扣除額每人限額應由2.4萬元提高至4.8萬元。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提案,以預防醫學精神出發,鼓勵民衆健康管理意識與行動,增訂健康檢查費列舉扣除額每人每年5萬元。
民進黨立委王正旭則提案增訂「健康檢查特別扣除額」,每人每年可扣除1萬,以鼓勵民衆實施健康檢查、促進國民預防保健、進而節省健保費用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