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主題館/留心6類藥物 高血壓隱形兇手

不是隻有三高、吃太鹹纔會高血壓,某些非高血壓藥物可能是「高血壓的隱形兇手」。圖/123RF

很多人以爲,血壓升高一定是因爲年紀大、鹽吃太多、體重太重等原因造成的。但臨牀上,常常遇到一些病人原本血壓正常,吃了一陣子的某些藥,卻莫名其妙地血壓飆高,怎麼控制都不穩定,其實,這可能是發生了「藥物性高血壓」。

門診中有一位65歲阿姨,平時血壓控制得很好,卻在最近幾周血壓動不動就飆到160、170mmHg,還伴隨頭暈、心悸。問診才發現,她因爲膝蓋痛,最近開始服用止痛藥與類固醇,也吃了減重藥和中草藥調理身體,這些看似無害的藥物,都可能是造成她的血壓升高的原因。

不是隻有三高、吃太鹹纔會高血壓,某些藥物也可能是「高血壓的隱形兇手」。事實上,許多日常會使用到的非高血壓藥物,都可能導致血壓上升。

常見6類藥物 引發血壓升高

●類固醇(如prednisolone):廣泛使用於關節炎、氣喘、過敏,但會增加體內水鈉滯留,導致血壓升高。

●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如ibuprofen、celecoxib):常用於關節或肌肉疼痛,會影響腎臟前列腺素合成,降低腎血流,也可能升高血壓。

●鼻塞噴劑或感冒藥(含類麻黃素):市售成藥中常見,會刺激交感神經,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

●避孕藥、荷爾蒙補充劑:含雌激素成分的藥物,可能影響血管調控與體液平衡。

●抗憂鬱藥(如venlafaxine):某些神經傳導劑相關藥物,也可能刺激交感神經活性。

●中草藥與減重產品:部分成分如甘草、麻黃、咖啡因等,亦可能升高血壓,甚至引起心律不整。

這6類藥物常被民衆忽略,尤其長者多有多重用藥,若未與醫師充分溝通,容易導致「原本控制得不錯的高血壓變得不穩定」,甚至引發高血壓。

血壓上升怎麼辦?

1.當血壓突然變高,或原本穩定的高血壓控制不佳,請回想近期是否有新增藥物或保健品,主動告訴醫師,讓醫師有機會從源頭下手改善。

2.切勿自行停藥或加藥,一些藥物如類固醇需漸進調整,需由專業醫師判斷劑量調整。

3.如果因其他疾病必須長期使用這些影響血壓的藥物,醫師會根據情況調整降壓藥,或改用對心血管較友善的替代藥物。

保護血管健康的第一步,務必要定期量血壓,且主動告知用藥史。若有疑問,也別害怕多問一句「這個藥會不會影響血壓?」醫病合作,才能讓血壓穩定、身體無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