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消費融入百姓日常 “國潮養生”佔據“C”位丨上新了,新消費!
今年是“體重管理年”,健康消費悄悄融入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願意爲健康買單。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王琳:你敢相信嗎?這是在鄭州市鄭東新區的一家中醫館,這麼多人,你以爲他們是來掛號的?不,他們是來吃飯的。
食客 劉先生:從天津過來的,(衝着)比較健康(來吃的)。
食客 女士:我比較喜歡中醫,經常會做艾灸、理療,中藥的一些熱敷。
食客 焦先生:平時會辦健身卡,買了智能手錶,專門用來計測健身的一些數據。
過去的中醫館全是中藥材,而現在,除了賣中藥,中醫問診,還有桑葚山藥羹、養生酸梅湯等“國潮養生品”,佔據“C”位。這家中醫館裡每天的顧客,就能達到一千人左右。
東濟堂創始人 李嘉慧:除了來這兒看病、吃飯,還有頭療、足療、美容、藥浴等,特別多“輕養生”的飲品、食品,裡邊用到一些中藥材,受到了年輕人的歡迎。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願意爲健康買單,特別是15-35歲的年輕人。《中國青年報》一項調查結果顯示,78.2%的受訪青年爲健康產品付過費,其中願意爲“中式養生”買單的超過50%,正是嗅到了其中的商機,一些傳統的中醫藥企業也進軍這個賽道。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王琳:我身後的這家麪包店,看名字是不是有點眼熟?仲景?對,就是那家生產藥品的仲景企業,就是看準了“國潮養生”這個賽道,他們開了麪包店。
記者:加了枸杞的蛋撻,加了桑葚的能量棒,還有加了藍莓的麪包,這邊是加了各種中藥材的草本飲品,蒲公英根、白茅根、枸杞、紅棗,還有茯苓等等。
顧客 宋女士:之前老去藥店來着,仲景不是有好多藥草嘛,還有一些中藥、中醫什麼的,感覺(做)麪包也會更養生一點,更健康。(平時)會買一些補品,比如黃芪、枸杞,或者是女士用的美容養顏的一些東西。
麪包里加枸杞,咖啡里加陳皮,檸檬茶里加藿香,這波在健康消費市場上爆火的“國潮養生產品”到底有什麼魔力?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王琳:這是一杯普通咖啡,嘗一下,有咖啡的苦味,還有糖的甜味。這是陳皮咖啡,沒有那麼甜,能感到陳皮的味道,尤其是喝過之後感覺嗓子很潤。
顧客 王女士:身材管理期,(追求)低糖低脂低卡,(其他消費)會去健身房,做做鍼灸啥的,晚上回家會用中藥泡腳。
健康消費正悄悄攻佔年輕人的市場。今年,在國家推出的健康消費專項行動和“體重管理年”活動帶動下,“國潮養生”市場的活力被充分激發。
仲景生活工作人員 孔德凱:有60多種產品,其中有80%都是藥食同源類的。到夏季了新出的手打藿香檸檬茶,它是用的新鮮藿香葉,主打祛溼降暑的功效。消費羣體主要是年輕女性,平時客流大概在400(人)左右,週末的話,客流會在500多(人)。
不光是甜點、飲品,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進中醫館,買上艾草等“國潮養生品”,開始中式養生;還有越來越多像仲景一樣的企業,開始拓展“養生+”新賽道,讓養生市場呈現出全新的活力,成爲大衆健康消費的新選擇。數據顯示,全省現有中藥企業189家,年營收超500億元;預計到今年年底,河南中醫藥產業的總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
【記者觀察】中醫館裡的藥膳爆火,甜品店裡的陳皮咖啡出圈,都說明健康消費的新需求越來越強勁。“國潮養生”背後,藏着兩個關鍵詞:主動健康和傳統智慧的迴歸。這場養生革命也許纔剛剛開始,一個萬億級的新市場也正在被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