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微課|一口乾吞?果汁送服?這樣吃藥讓你的食道很受傷
03:20
近日,一男子因口服抗生素導致食道潰瘍的新聞引起大衆關注,實際上,我們身邊的很多常用藥,也會因爲吃藥習慣不對而導致我們的食道“很受傷”。
健康微課邀請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藥劑科主任鄭曉媛,來告訴你家中常用藥,應該怎麼吃才安全有效。
哪些常用藥易損傷食道?
第一類: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可能導致食道黏膜易受胃酸等物質的侵蝕。
第二類:氯化鉀片,若在食道停留時間過長可能引起食道潰瘍、出血等。
第三類:如阿侖膦酸鈉等雙膦酸鹽類藥物,能導致食道炎、食道潰瘍等。
第四類:如四環素、多西環素等抗生素,可能會對食道黏膜產生刺激,引發炎症。
常見錯誤服用方式有哪些?
第一,幹吞藥物。這種方式容易導致藥物在食道內停留,增加藥物與食道黏膜的接觸時間,從而損傷食道。
第二,吃藥就喝一口水,可能導致藥物黏附在食管壁上。
第三,服藥後立即平臥,可能導致藥物反流刺激食道。
第四,多種藥物同時吞服,可能導致藥片堆積在食管,增加食管損傷風險。
第五,用茶水、果汁、咖啡等送服藥物,可能導致藥片或膠囊提前崩解,增加食道和胃黏膜刺激。
怎樣吃藥安全有效?
第一,用足量水,一般用100毫升-200毫升溫水送服藥物,確保藥物能順利通過食道進入胃部。
第二,服藥時應站立或坐直,服藥後不要立即平臥,最好保持站立或坐姿至少30分鐘。
第三,嚴格遵醫囑用藥,不自行增減藥量或改變服藥時間。
第四,注意藥物服用說明,如無醫囑,要嚴格按照藥物說明服藥。
第五,對於腸溶片、緩釋膠囊等特殊劑型的藥物,不要隨意掰開或咀嚼。
上游新聞記者 石亨 實習生 馮文潔 視頻編輯 李友敏 美編 魏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