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臺灣深耕計劃 政院今拍板
4面向優化醫療工作環境與創新發展
爲呼應總統賴清德「健康臺灣」治國願景,行政院會27日將拍板衛福部提出的「健康臺灣深耕計劃」,執行期間爲2025年至2029年,首年已編列60億元預算,將鎖定「優化醫療工作條件、多元人才培育、智慧科技醫療、社會責任醫療永續」四大主軸,鼓勵民間資療機構發揮創意優化醫療環境、留住人才。
醫界先前組織「健康臺灣推動聯盟」,2024年提出十大建言與深耕計劃願景,獲府院積極迴應。除了已在進行中的癌症篩檢與新藥基金、降低慢性病風險、全民心理健康韌性計劃,醫界也期盼,未來可進一步推動智慧醫療、再生醫療、疫苗產業政策,以及「全民健保3.0」,並建議「健康臺灣深耕計劃」可循健保監理沙盒模式試辦,例如於特定院所試行落實分級醫療,替健保找出路,尋求未來制度化的可能性。
根據規劃,此計劃將是達成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優化工作環境與創新發展」願景的重要基石,將搭配精進健保總額制度、爭取健保多源財源、改善醫療人員的工作環境、以智慧醫療結合健康照護等措施,促進創新發展,優化整體醫療環境。
行政院長卓榮泰先前提及,面對AI時代來臨,政府持續推動醫院導入智慧科技、使用AI設備及智慧創新技術,同時推動智慧醫療、AI健康服務、精準醫療、精準檢測等各項服務,讓人民有感。爲了鼓勵醫院智慧轉型,衛福部也規劃「健康臺灣深耕計劃」,盼藉此讓智慧醫療更普及。
衛福部爲推動智慧醫療結合健康照護,已陸續推行多項措施,包括將「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納入健保給付、建置家醫大平臺、推動「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劃」、規劃推動基層醫療院所轉型雲端補助計劃、配合通訊診療治療辦法推廣虛擬健保卡、擴大專科門診遠距會診實施科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