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果、五穀越吃越健康?中醫師提醒洗腎病患碰不得

許多高齡腎臟病患以爲堅果是營養食品,一天吃好幾把,小心越吃越嚴重,提醒有腎臟病病患,堅果、花生、五穀、糙米等都應減少攝取,避免磷過量。(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天舉辦國醫節活動,分享中醫治療慢性腎病主題(鄭鬱蓁攝)

「吃中藥不會洗腎,吃草藥纔會!」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16日舉辦一年一度國醫節,今年活動主題爲「慢性腎病中醫加強」。中醫師表示,臨牀實驗發現透析病人搭配中藥與鍼灸、穴位按摩治療,可有效改善病況,吃中藥並不會導致要洗腎。並提醒,許多高齡腎臟病患以爲堅果是營養食品,一天吃好幾把,小心越吃越嚴重,提醒有腎臟病病患,堅果、花生、五穀、糙米等都應減少攝取,避免磷過量。

慢性腎病已成爲臺灣的新國病,約8人就有1人可能有慢性腎病纏身,中醫師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表示,臺灣罹患慢性腎病人口約12%,洗腎人口逐年增至9萬大關,推估與三高患者增加有關。

長庚醫院中醫部部主任陳星諭表示,早期洗腎患者使用中藥可以降低死亡率。根據國內研究顯示,分析5年間新診斷慢性腎病2萬4971人,使用科學中藥可減低慢性腎病患者腎衰竭風險,透析風險下降53%;另一研究發現,中醫治療在糖尿病腎病族羣也可減低死亡率與透析率。

恩主公醫院中醫部部主任張晉賢則表示,中藥常被誤解吃了藥洗腎,事實上,中藥只是經過衛福部審查覈可且由中醫師開立的藥物,反而可以治療腎病,草藥纔是不具有古籍和中醫藥理論下的民間用藥,吃多了容易導致腎功能損壞。

戴承傑中醫診所院長戴承傑表示,臨牀治療一名70多歲阿嬤,原本已慢性腎臟病多年到達第四期,常常胃酸逆流、長期失眠,若不治療會立刻跳水式進入第五期,後來使用中藥搭配並用貼式靜脈雷射治療,經十個月,進步到第三期,腎絲球濾過率從原本29進步到44,「顯示慢性腎病並非不可逆,有機會翻轉」。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部主任黃澤宏則分享預防慢性腎臟病的飲食原則,除了不要吃太鹹、血壓正常、維持營養外,應少吃會增加尿毒素的蛋白質如麪筋、面腸等,選擇高品質的蛋白質,魚豬牛羊雞。另外,會升高血磷的食物應避免,包括五穀、糙米、全麥製品,乳製品、蛋黃、魚卵。尤其老人家常以爲堅果很健康,常常一把抓,其實很危險,包括堅果、花生、腰果、芝麻,都應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