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用「獨立的臺灣政府」買BNT?疾管署凌晨參戰反擊郭辦:非事實

BNT疫苗。(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鴻海創辦人郭臺銘緊咬「政府擋疫苗」議題,與蔡政府隔空交火。針對郭辦昨(9日)深夜表示,「政府與德國BNT公司的採購合約遭取消是因我政府堅持名稱所致」,疾管署今(10日)凌晨發佈新聞稿強調並非事實。我國從未要求這文字,未來將揭露契約書上我方已簽署的擡頭欄位,以正視聽。

BNT大股東在2021年6月16日寄出一封原文電郵給郭臺銘,證實了郭臺銘早就知道,沒辦法私人方式購買疫苗。郭臺銘辦公室昨天深夜指出,電郵就是證明了蔡政府卡BNT疫苗,爲了意識形態犧牲人民安全的證據,他們會開始準備詳細資料,事實會證明一切。郭辦還提及,信件內容明確表示,民進黨因堅持與BioNTech的協議對外公告時必須寫「獨立的臺灣政府」(Independent Government of Taiwan),由於代理商中國上海復星製藥無法接受,交易被迫取消,合約取消正是因爲民進黨政府堅持將政治置於人民生命之上。

疾病管制署今天凌晨發佈新聞稿迴應,我政府於2021年1月與德國BNT公司所洽定的採購合約中,簽署代表爲Taiwan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the Representative Agenc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並沒有要求使用Independent Government of Taiwan等文字,絕無意識形態考量。衛福部將在不違反保密條款爲前提,揭露契約書上我方已簽署的擡頭欄位,以正視聽。

疾管署指出,衛福部與當時的指揮中心之前已多次說明與BNT就訊息公開部分溝通的完整經過,2021年1月8日合約簽署最終階段,德國BNT公司以電郵要求我方刪除「中文」新聞稿提到「我國」之文字,隔日我方就將中文新聞稿提到「我國」的部分改爲「臺灣」,將更新版本電郵寄送德國BNT 公司,之後便無疾而終,此即印證有政治外力影響合約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