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院主辦APOR監察使年會 逾10國120人參與

監察院。(本報資料照片)

監察院今天說,9月3日至5日將在臺北舉辦第37屆APOR監察使年會暨人權國際研討會,這是監察院自民國83年以「中華民國監察院」名義加入國際監察組織以來,第3度主辦。9月4日的人權國際研討會,更有來自超過10個國家、逾120人與會。

監察院透過新聞稿表示,9月3日至5日舉辦「2025年第37屆澳紐及太平洋地區監察使年會暨人權國際研討會」(APOR年會),是監察院自83年以「中華民國監察院(Control Yuan,R.O.C.)」名義加入國際監察組織(International Ombudsman Institute, IOI)至今,第3度主辦APOR年會。

監察院說,本屆年會主題爲「監察與人權之多元實踐及發展」,邀請APOR各會員國監察使,國際監察組織執委會成員,以及國內外監察與人權領域重要專家學者共同與會,交流監察與人權議題及實務發展。

監察院指出,9月3日下午在監察院舉行APOR會員會議,9月4日舉辦人權國際研討會,有來自超過10個國家、逾120人與會。開幕式將由監察院副院長李鴻鈞致詞,也邀請IOI秘書長暨奧地利監察使阿希茲(Bernhard Achitz)等國際重要監察人士致詞;APOR理事長暨庫克羣島監察使拉圖(Niki Rattle)特別預錄影片,將於現場播放。

監察院說,人權國際研討會共有3場次座談,主題分別爲「如何讓民衆有感於監察使的工作與任務」、「國家酷刑防制機制之實踐與落實」,以及「AI與人權、民主及法治」,邀各國會員代表及專家學者分享制度經驗與發展趨勢。另於9月5日安排文化參訪,讓國外與會者親身體驗臺灣兼具傳統與創新的在地工藝文化,領略臺灣人文之美。

監察院說,監察院是國際監察組織正式投票會員,會籍隸屬澳紐及太平洋地區(APOR),超過30年來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致力與區域及全球監察人權機構共同落實政府善治及人權保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