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學者深度洞察:構建新時代中柬命運共同體正當其時
柬埔寨金邊皇家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尼克·佔達利4月17日在《中國日報》撰文稱,面對瞬息萬變、錯綜複雜的全球局勢,中柬雙方堅定不移地深化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實現了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構建新時代中柬命運共同體正當其時
文章指出,從《構建中柬命運共同體行動計劃》(2019-2023)到《構建新時代中柬命運共同體行動計劃(2024-2028)》,中柬命運共同體建設不僅僅是一項外交協議,更是柬埔寨的發展基石。
中柬合作建立在相互尊重主權的基礎上,柬埔寨在獨立前經歷了漫長鬥爭,因此尤其珍視對主權獨立的承諾。中國支持柬埔寨頂住外部壓力自主選擇發展道路,讓柬埔寨能夠不受干涉地謀求發展。與此同時,柬埔寨堅定奉行一箇中國原則,履行了支持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承諾。
自1958年正式建交以來,中柬關係歷經歲月洗禮和風雨考驗,最終發展成爲“鐵桿友誼”。
《構建新時代中柬命運共同體行動計劃》以《構建中柬命運共同體行動計劃》取得的成就爲基礎,通過頻繁的高層互動、黨際交流和立法機構合作進一步增進互信。第二階段行動計劃將確保雙方在促進地區穩定和構建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等關鍵問題上保持一致,同時提升柬埔寨在東盟和聯合國的話語權。對柬埔寨而言,這有利於提高自身在多極世界中的地位;對中國而言,這展現了領導層爲鞏固中柬友誼、構建和諧世界所作出的貢獻。
中柬合作成果豐碩
文章進一步表示,得益於中國的戰略遠見,中柬經濟合作實現了互利共贏。這並非單方面的推動,而是雙方優勢互補、協同推進。
“一帶一路”倡議改善了柬埔寨的基礎設施。2022年開通的金港高速公路將金邊與西哈努克港的通行時間從5小時縮短至2小時,促進了貿易和旅遊業的發展。據柬方統計,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創造了至少2萬個就業崗位,柬埔寨人獲得了其中90%的崗位。
兩國在能源和安全領域的合作展現了中國的務實舉措。中國的投資爲柬埔寨的電力供應作出貢獻。如今,柬埔寨的水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佔據總髮電量的60%以上,有效降低了對進口電力的依賴。
作爲《構建新時代中柬命運共同體行動計劃》的旗艦項目,西哈努克省低碳示範區建設將工業增長與綠色創新相結合,有助於確保能源穩定供應。該項目與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相契合,展現了中國在可持續發展中的引領作用。
在安全領域,能力建設合作是中柬夥伴關係的重要支柱。“金龍-2025”聯合演習近日在中柬雲壤港聯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成功啓動,彰顯了兩國維護國家安全與地區和平的決心。
與此同時,中柬加強聯合訓練與情報共享,旨在打擊網絡犯罪和毒品販運等跨國威脅,同時維護東盟的中立立場。
人文交流堪稱中柬合作的重中之重。《構建中柬命運共同體行動計劃》爲人文交流開闢了新路徑,比如一個學年有約200名柬埔寨學生赴華深造,主要攻讀工程、經濟和衛生等專業。此外,中國援助柬埔寨吳哥古蹟王宮遺址修復項目,展現了對柬埔寨文化遺產的重視。柬埔寨的大米、香蕉、芒果、龍眼和腰果也在中國市場大受歡迎。
中柬合作前景向好
文章強調,《構建新時代中柬命運共同體行動計劃》通過文化和衛生領域的舉措拓展了兩國關係,不僅展現了中國人民的仁愛之心,而且有助於構建以善意爲基礎的命運共同體。
作爲首個同中國簽署命運共同體行動計劃的國家,柬埔寨在這一務實戰略中的地位毋庸置疑。隨着雙方預計將簽署更多協議來推動中柬命運共同體建設走深走實,柬埔寨的重要作用有望得到進一步鞏固。
對中國而言,柬埔寨是通往東盟的門戶,也是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的推動者。對柬埔寨而言,中國的持續支持有助於實現到2050年步入高收入國家行列的目標。兩國的發展目標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相契合,證明了共同進步好過相互競爭。
中柬兩國正在構建以平等、相互尊重、志同道合爲標誌的南南合作,這種夥伴關係將在歷經風雨洗禮後堅如磐石。
(英文原文刊發於《中國日報》智享匯欄目)
(編輯:嚴玉潔 王輝 朱萍)
來源:中國日報網